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关于以AI驱动上海市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提质增效的建议
2025年07月02日 13:50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2日电(徐银)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人才高地,海归人才作为知识型、创新型人力资本,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传统海归服务模式在信息精准匹配、供需对接效率、个性化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服务精准度、响应效率、覆盖广度和用户体验亟待提升。海归群体日益庞大且多样,目前虽然建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但在精准了解每位海归人才的诉求、提供量身定制方案方面仍显不足。同时,不少海归人才反映,上海政策和机会虽多,但“找政策”并不容易。此外,项目申请中的“材料多、手续繁”问题依然存在,调研显示,留学回国人才支持政策申请满意度中“提交材料便捷度”平均得分较低。

  人工智能(AI)技术快速发展,为系统性提升海归创新创业服务能级提供了强大引擎,但大部分服务于海归创业者的政务、园区、孵化器及投融资机构人员对现有数字化创业支持工具应用程度普遍不足。调研显示,在140余位海归创业者中,超过半数(54.5%)在创业过程中从未使用过数字化支持服务,而使用过平台AI赋能服务的比例更是低至4.5%。因此,上海亟需以“AI+”服务新模式推动海归创新创业服务向“精准化、智能化、协同化”根本转变,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运用AI技术形成海归人才画像。大数据、机器学习和智能交互等技术能大幅提升对海归人才服务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在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前提下,合法合规归集整合出入境记录、学历认证、专利成果、项目申报、投融资信息等海归相关多源数据。运用AI构建动态更新的“海归人才数字画像库”,涵盖专业领域、技能特长、创业意向、发展阶段、潜在需求等维度,识别人才的核心优势和潜在发展方向。在人才服务中,对海归人才进行能力评估和分类标签,形成人才数据库,有助于政府和园区有针对性地推荐服务。

  二是打造“AI+精准服务匹配引擎”。面对纷繁复杂的人才政策,海归往往难以及时了解自身可享受的优惠。AI可以充当智能政策推荐员,实现政策精准匹配推送。一方面,构建知识图谱将国家、省市区各级涉才政策、项目申报和创业扶持信息结构化存储;另一方面,基于人才画像和项目信息,AI自动解析各级各类扶持政策(如浦江人才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收优惠等),精准推送适用条款和申报指南,从而实现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

  三是构建“一体化”人才智慧服务平台。依托上海“一网通办”政务架构,全面整合海归线上服务事项,建设集政策咨询、业务办理、数据分析于一体的海归人才智慧服务平台,提供PC端、移动端入口。在平台嵌入AI智能助手,提供政策智能问答和业务引导,实现全领域、高准确率的实时答疑。同时,将平台连接各部门业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流程串联,支持多事项联办。此外,建议引入大数据分析模块,挖掘平台的服务数据,捕捉海归人才诉求趋势和政策执行效果,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AI技术正深刻变革产业生态与创新模式,建议尽快研究部署,以数字技术为杠杆撬动服务体系的流程再造和模式变革,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实现政策资源的精准投放和高效利用,全面对海归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进行迭代升级。——本文系上海市欧美同学会资助的研究成果(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