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艺器童行·文博美育科普活动”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物馆成功举办
2025年07月10日 19:13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10日电(徐银)7月5日,“艺器童行·文博美育科普活动”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物馆盛大举行。本次活动以“色彩的交响”为主题,精心策划并开展了科普讲座、展览导览、趣味打卡以及创意体验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为青少年群体量身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艺术之旅,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庭踊跃参与。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物馆内,陈列着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多位院长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技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活动现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物馆馆长、档案馆副馆长丁烨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以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依托馆内展陈的艺术作品,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色彩的奥秘。从色彩的基本原理到不同色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再到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巧妙运用,丁馆长细致入微的讲解让参与者深切感受到不同器物的色彩与材质所带来的独特魅力与温度。

  活动特别邀请了中华志愿者书画院院士徐亦楠担任讲解员,带领参与者步入展厅,开启沉浸式的艺术探索之旅。展厅内,陶瓷、玻璃、油画、铜雕等各类展品在灯光的巧妙映照下熠熠生辉。油画中,笔触间流淌的情感与温度仿佛跃然而出,让人不禁沉浸在艺术家所营造的情感世界中;陶瓷展品则以其细腻的质地和精美的纹饰,展现出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玻璃制品晶莹剔透,在光线的折射下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铜雕作品造型各异,线条流畅,彰显出金属材质的厚重与力量。讲解员凭借生动的语言和直观的视角,为参与者深入解读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包括创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以及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等,让参与者在欣赏美的同时,增强了对展览内容的理解与兴趣。参与者们在展厅中纷纷驻足、凝视、思考,与艺术作品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感受色彩如何在各种媒介上绽放出绚丽的光彩,深刻体会艺术的无穷魅力。

  下午,丰富多样的艺术手作课程成为孩子们的欢乐天地,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在“色彩营造法式”环节,孩子们化身色彩魔术师,拿起画笔、刮刀,甚至利用一些意想不到的小物件,在油画布上大胆尝试、自由创作。他们让颜料与媒介尽情碰撞,通过不同的涂抹、刮擦、叠加等手法,绘制出充满惊喜、层次丰富的色彩肌理,每一幅作品都展现出孩子们独特的创意和想象力。在“毛绒绒的色彩花园”环节,孩子们用五彩的扭扭棒编织属于自己的“花花世界”。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将一根根扭扭棒扭成各种形状的花朵、叶子,组合成一个个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花束,感受绒花工艺所承载的千年吉祥与祝福。在“视听艺术之旅”,孩子们认真观看了精心制作的视频。视频详细介绍了中国瓷器如何影响欧洲制瓷业,包括中国瓷器的传入对欧洲社会文化、审美观念的冲击,以及欧洲国家在借鉴中国制瓷技术的基础上,如何结合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审美需求,发展出独具特色的本土瓷器风格。孩子们通过观看视频,拓宽了艺术视野,对中国瓷器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我眼中的花花世界”摄影体验和“打卡色彩坐标”互动环节,孩子们用全新的视角捕捉身边容易被忽略的色彩。他们手持相机,穿梭在博物馆的各个角落,寻找那些独特的色彩组合和光影效果,与艺术大师的作品亲密互动,记录下独一无二的视觉发现。

  此次“艺器童行”文博美育科普活动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教育的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多元化的活动内容设计,成功拉近了展品与观众的距离,激发了青少年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时,活动也为学生群体与高校博物馆之间搭建了一座互动交流的桥梁,让更多的青少年有机会走进高校博物馆,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对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在艺术的熏陶下成长。”不少家长和学生都表示收获颇丰,对活动的组织和安排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悉,本次活动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物馆联合上海市长宁区妇女联合会、上海市长宁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提供支持。各方携手合作,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推动青少年美育教育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