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张江科学城33周年:“热带雨林” 滋养科创基因 创新沃土育硬核硕果
2025年07月28日 17:00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28日电(记者 李姝徵)伴随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启幕,张江,这座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再度迎来属于它的高光时刻。张江的企业们,正以主角之姿,演绎着创新篇章。

  具身智能领域的“明星企业”,上海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彭志辉分享了智元与浦东“双向奔赴”的创业佳话:2023年,智元选择扎根浦东张江机器人谷,短短半年就交出了首款人形机器人的亮眼答卷;2024年,智元自建的生产工厂和数据采集工厂落地;2025年1月,更是率先实现千台机器人量产下线,成为上海首个人形机器人量产企业。

  扎根张江的沃土,智元机器人持续释放创新动能:推出全能探索机器人灵犀 X2,发布被称为机器人“新大脑”的通用具身模型基座——智元启元大模型。在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智元不仅生动展示人形机器人“进厂打工”的多元应用场景,更重磅发布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参考框架“智元灵渠 OS”,以硬核成果彰显企业在具身智能赛道的领先地位,也印证着张江这片创新热土对科技企业成长的强劲赋能。

  张江科学城在人工智能赛道上的崛起并非偶然。张江科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在AI领域的强劲发展,得益于多年来在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领域积累的深厚产业根基。

  自2018年张江人工智能岛正式启幕,这片创新热土便成为AI企业的聚集地,目前已吸引600余家各类 AI 企业入驻,阿里平头哥等行业龙头纷纷在此扎根布局。而去年成立的“模力社区”更成为产业集聚的新引擎——聚焦具身智能、科学智能和应用智能三大核心方向,已汇聚近200家上下游企业,初步形成“上下楼即上下游”的紧密产业生态,让技术协作、资源共享在物理空间内高效实现,为AI产业的快速迭代与规模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模力社区更凭借“创业者服务创业者”的独特生态模式,让创新活力持续涌动、生生不息。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聚光灯下,以智己汽车为代表的一批自动驾驶领跑者,正从张江这片科创沃土出发,在舞台上绽放夺目光彩。

  “张江拥有世界级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生态,尤其是在智能电动车的核心技术,比如芯片、大数据、云计算人、人工智能等方面,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优厚的技术土壤。”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数据驱动中心总监秦榛表示,正是张江厚植的创新生态——从芯片设计的底层突破到算法迭代的场景验证,从产业链协同的高效联动到政策赋能的精准托举,成为企业破浪前行的硬核动能。

  由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共同打造的智己汽车,是张江“科产金”深度融合的典范。

  张江科学城将创新效率作为核心竞争力,在科技金融与政策服务上持续突破。金融赋能方面,“一站式”融资服务中心吸引11家银行入驻,已解决19家企业 7360 万元融资需求;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两支母基金总规模达675亿元,累计投资项目140个。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张江境内外上市企业达109家,其中科创板44家,首发募资近1500亿元。​

  在上海张江,每一秒都在演绎着创新的“加速度”。作为国际一流科学城建设的核心载体,张江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赛道上持续突破。

  2025年上半年,张江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673亿元,同比增长16.6%;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533亿元,同比增长16%,4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鲜活数据背后,折射出这座创新高地奔涌不息的发展动能。

  今年四月,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聚焦张江再出发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科学城行动方案》,张江科学城将全面实施科创布局优化、战略科技力量培育、一流企业培育、科创人才引育、科创生态提升等五大行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生物医药特殊物品进境联合监管、M0复合用地等政策的试点都率先在张江落地。(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