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袁岳:全球大模型发展迎来新转向,垂类模型成为突破口
2025年07月30日 20:21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30日电(张亨伟)BPAA 第五届应用算法模型实践典范大赛总决赛暨峰会落下帷幕之际,零点有数董事长、飞 马旅联合创始人袁岳博士围绕大赛亮点、算法产业趋势等话题,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分享 了他对人工智能算法模型领域的深刻洞察。

  作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重要品牌赛事之一,BPAA 是今年 WAIC 最早开启的赛 事之一。本届大赛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垂直应用算法模型的最新成果,经过激烈角逐,来 ⾃ AI+可持续发展赛道的“大型城市复杂环境低碳高可靠智能配电技术”项目团队脱颖而出, 荣膺一等奖(即全场大奖) 。

  袁岳指出,今年各赛道的算法模型已从过去解决单一问题的“小模型”,升级为能处理更多问 题、融合多模态算法的“中模型”或“垂类模型”。以AI+持续算法赛道为例,其算法模型在持续升级中不断扩张边界,既融入大模型发展的技术支持,又保留垂类领域的专用技术,能 解决大模型难以触及的专门问题,逐渐具备垂类领域的通用能力。

  “全球大模型发展正迎来新转向,垂类模型成为突破口 。”袁岳强调,大模型在通用程度提升 上遇阻,想在特定领域达到 90 分的解决水平十分困难,而垂类模型能聚焦细分场景实现深 度突破。这也是大赛潜在传递的核心信息——“垂直跃升与更垂直”,只有在特定领域深耕,人工 智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袁岳在主题分享中形象勾勒出产业跃迁路径:在基础算法、通用大模型、应用友好型大模型、 垂类模型、智能体的算法“五层楼”中,不断突破实际应用价值线。他强调,政策、算力、数 据融合仍是痛点,呼吁用开源共享的精神把“实验室分数”转化为“客户真需求”的解决方案, 让算法在细分赛道早一步产生现金流。在周期律革命背景下,算法创新需“起于垂直,跃升 于更垂直”,通过“精打、细算、智策”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价值的深度耦合,形成中国AI 可 持续进化的产业生态。

  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秘书长、上海市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钟俊浩在总结致 辞中,对项目的参赛质量表示肯定。他表示,BPAA 作为 WAIC 核心品牌赛事,为 WAIC 提 前点燃激情,也为上海 AI 产业再添动能。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作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 生态创新平台的搭建者,正在筹划建设 GDPS 全球开发者先锋社区,为开发者提供线上线下 资源,也将继续为优质算法项目落户上海提供全链路服务,助推上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构建世界级产业集群。

  对于新兴产业需要适配的政策思路,袁岳指出:“算法团队往往规模小,不像传统企业能快速 贡献大规模税收,若用传统招商思维衡量,会错失真正有潜力的力量。”他举例,“很多世界级 影响力的算法公司只有几十人,却能创造巨大价值。”

  为此,袁岳建议采用 “两条腿走路”模式:在服务规模产业的同时,为关键算法团队预留资源。 通过 BPAA 大赛这类平台,识别有潜力的小团队,让它们密集聚集形成生态——“这些团队 是算法产业的‘核’ ,有了这个‘核’ ,才能推动制造业新研发模式、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 应用 。”

  袁岳坚信,算法创新的未来在垂直深耕,只有聚焦细分领域深耕,才能推动人工智能解决问 题的能力实现质的飞跃。BPAA 已连续五年搭建起技术、场景、资本高效对接的桥梁,未来 将持续以大赛为载体,推动算法创新向产业纵深渗透,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 智能创新策源地。(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