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声光之间-当古典与当代音乐遇上AI》慈善音乐会在沪举行
2025年08月05日 19:12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5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5日获悉,一场集世界首演、装置艺术、观众共创于一体的跨媒体音乐会在上海震撼上演。 

 

 

  这场名为《声光之间-当古典与当代音乐遇上AI》的慈善音乐会,融合古典音乐与人工智能前沿探索的视听盛宴,是飞思乐与耳目实验室联合夏令营为期两周集训的总结,不仅展示了学员们的才华,还迸发出科学与艺术深度碰撞的耀眼光芒。   

  此次夏令营以“跨界·融合·创新”为核心,通过音乐、科技(AI)、脑神经科学、美声演唱、键盘技巧、作曲、乐队协作及公益实践等多元化、综合性的课程模块,致力于培养兼具艺术修养与前沿科技能力的国际跨界创新型人才。

  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理论神经科学教授、从事计算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Christoph Kirst(科礼斯)与飞思乐音乐教育的教师、耳目艺术实验室创始人、享誉国际的跨媒体作曲家与古琴演奏家雅各布·查尔斯 (Jacob Charles)通过两周时间,带领学生们完成了多首大脑围绕音乐、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的原创作品,揭示了艺术与科技交织的无限可能,点燃了“科学×艺术”的创造力引擎。

 

 

  科礼斯表示,很多AI的研究来自于人脑,“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想用一种艺术的方法来可视化大脑和人工神经元网络的内部运作,但工具和艺术可视化是基于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见解。我们生成了实时数据处理工具来模拟大脑和人工智能电路的反应,实时记录了感官信号,然后使用这些电路信号来驱动大量的视觉效果。这次与学生们一起完成的作品让我们以视觉化的形式看到人脑和AI听到这些现场音乐后的反应。这可以理解为人和人工智能各自对音乐的理解和对话。”

  主办方介绍,本次夏令营汇聚了国际顶尖导师阵容:肖邦诠释权威Peter Tomasz、贝多芬专家James Brawn以及先锋音乐领航者柴琼妍博士(Dr. Jenny Q Chai),特邀芝加哥哈罗德华盛顿学院声乐教授、上过春晚的知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Juliet Petrus倾情加盟。在为期两周的高强度学习中,导师们通过精心设计了9场深度工作坊,引导学员们深入探索音乐的奥秘。学员运用非凡的创造力、扎实的乐理知识和精湛的钢琴技巧,共同完成了一项突破性任务——创作并在音乐会上成功首演了一部短篇钢琴歌剧。

  今年,柴博士创新推出“绿色摇滚”概念,大力倡导绿色音乐理念。音乐会的压轴曲目,正是由柴琼妍博士与摇滚音乐家赵葛军联合指导的学生乐队,激情演绎柴博士创作的绿色摇滚力作《龙胆花》。这首充满力量与希望的歌曲,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也宣示了年轻一代用音乐关注地球、共创可持续未来的决心。

  在音乐会现场,15岁的学员Nathaniel Frank带来了极具先锋性的装置艺术与观众参与作品《Accelerometer》。他坦言其核心理念是“将艺术掌控权移交给观众”——现场观众通过一种独特而直观的交互方式,直接成为音乐的创作者。

 

 

  17岁的学员宁盛康(Moses Ning)的《蝴蝶桥》构建了一个融合光影与声音的互动空间,观众的行为将影响装置的形态与声效,象征着不同文化、代际间的连接。而蔡祎欣(Angela Cai)则以科学视角切入,创作了两部作品:装置《Ballade of the Microscopic》利用舞蹈动作操控合成生命体的进化过程,以及结合脑电波与江南丝竹元素的表演作品《神经竹韵:电脑图与电子音乐》。 

  本次《声光之间——当古典音乐遇上AI》音乐会,凸显学员们从汲取知识到勇敢创造的蜕变,展现了古典传统与未来科技碰撞的惊艳火花,更奏响了艺术关怀社会、音乐拥抱绿色的动人乐章。(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