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星星彩“行知农访”融合实践正式启航
2025年08月07日 19:56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7日电(记者 康玉湛) 日前,上海浦东新区星星彩自闭症关爱中心的菜园里,泥土的芬芳与孩童的欢语交织成歌。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与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协会的共同护航下,“行知农访”菜地认领仪式正式启幕。这场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念为内核的融合实践,恰似一粒饱满的种子,在沪港同心的浇灌、企业爱心的滋养中,悄然播下希望的根系,更预示着特殊儿童与社会共生共长的耕耘之路。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八十年前陶行知先生在山海工学团的疾呼,今日在星星彩的菜园里有了鲜活注脚。活动现场,自闭症孩子们的小手与中国香港学生、企业志愿者的手一同捧起湿润的泥土,指尖的触感不仅是对土地的感知,更是对“存在”与“联结”的初体验。

  这片菜园是认知的课堂。孩子们为菜苗系上亲手绘制的名牌,在一笔一画中建立“我与世界”的关联;播种时等待萌芽的焦灼,破土时生命力量的震颤,让“等待”与“成长”不再是抽象的词汇。星星彩负责人黄海萍在致辞中分享:“曾有孩子照料南瓜苗三月无果,当我们告诉他‘叶子喂饱了青虫’,他第一次笑着接纳不完美。”这种对生命规律的敬畏,正是陶行知“培养整个的人”的教育初心。

  这里更是康复的场域。翻土时肢体的协调、灌溉时水流的舒缓、采摘时触觉的刺激,每一项劳作都是“教学做合一”的实践。一把锄头成了康复媒介,一汪清水化作情绪良药,无边界的菜园打破了传统教室的桎梏,让教育真正融入生活的肌理。

  爱心企业的认领,则为菜园注入可持续的养分。本次每格“爱心田”的认领投入,将化作三重教育能量:专业园艺师优化的种植课程筑牢“土壤层”,定制化农疗工具包滋养“成长层”,“助教奖学金”蓄水池灌溉“未来层”。深圳市国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复瑞渤商贸(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锦晖医疗集团等企业代表不仅揭幕认领地,更带着孩子们包装蔬菜、制作沙拉,在职业体验中践行“行是知之始”的理念。

  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协会会长吕左尔教授在现场强调:“这一实践以土地为媒介,既落实了《残疾人教育条例》中‘优先发展融合教育’的要求,更构建‘商业向善’的生态圈。”企业座谈中提出的“公益供应链”模式与“四季公益计划”,更让这场实践从单次活动延伸为长效生态:春天的播种直播、夏天的菜园写生、秋天的义卖市集、冬天的温室课堂,将让菜园成为持续辐射的教育磁场。

  “行知农访”的深意,远不止于作物的生长。在这片土地上,三种生命正在共同绽放:孩子的生命在劳作中挺立,社会的生命在共育中丰盈,教育的生命在传承中不息。

  星星彩已着手培养高功能自闭症青年担任“菜园助教”。当曾经的受助者拿起锄头指导弟弟妹妹嫁接幼苗,便实现陶行知“即知即传人”的教育循环。而“四季感恩计划”的启动,更让菜园成为连接社会的纽带。市民可通过直播见证生长,艺术家可在田间捕捉灵感,爱心人士能在市集传递温暖,教育的力量正“连学校带社会打成一片”。

  正如黄海萍在结语中所言:“每笔投入都是购买‘未来期货’,即孩子的可能性、社会的包容度、教育的创新性。”当泥土沾满双手,种下的是种子,更是打破偏见的勇气;耕耘的是菜苗,更是融合共生的希望。

  从这片菜园出发,“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正扎根生长。当种子破土,当心灵相拥,这场融合实践终将证明:教育的真谛,从来都在泥土里,在双手间,在每颗向着希望生长的心上。(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