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11日电(李佳佳)吉利星座第四轨卫星近日以“一箭11星”方式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所有卫星状态正常。
吉利星座由时空道宇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建设与运营,是我国完全由民营企业自主建设及运营的低轨卫星物联通信星座。时空道宇此前已在600km轨道部署30颗卫星,随着本次发射任务完成,在轨卫星增至41颗。预计未来两个月内,吉利星座在轨卫星数量将增至64颗,实现除南北极外,全球任意地表实时无缝数据通信。
时空道宇CEO王洋表示,星座建成后将为全球用户提供商业卫星物联通信服务,并为国家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体系提供支撑。随着卫星数量增加,星座的轨道布局持续优化、全球覆盖和链路稳定性不断提升,用户接入等待时延大幅缩短。据悉,在以往的测试中,吉利星座卫星通信终端的通信成功率达99.15%,网络可用性超过99.97%。
与美国SpaceX的“星链”相比,吉利星座专注低功耗、轻量级通信,面向车载、机载、船载、可穿戴等移动终端,强调短消息、位置、图片、状态数据回传等物联网(IoT)场景,重点解决“地面网络无法覆盖”或“覆盖不稳定”的问题,服务智能网联、海洋渔业、工程机械、低空出行、应急通信、交通物流、公共设施、能源、水利、农林及畜牧业等领域。以汽车应用为例,吉利星座可为智能网联和辅助驾驶提供数据链路补充及应急通信服务。
我国商业航天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内商业航天企业在卫星制造、发射服务、数据传输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较强竞争力,“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随着吉利星座组网加快,时空道宇重点布局中东、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已与20多个国家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动卫星物联通信出海,正逐步成为“新基建出海”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中东,时空道宇去年与阿曼Azyan Telecom达成合作,推进吉利星座在中东及非洲的卫星通信服务落地,预计最快今年年底为当地数万条渔船提供服务;在东南亚,时空道宇与马来西亚ALTEL成立了合资公司,将在数字城市、智慧农业、能源等领域推动卫星物联通信服务落地,获得马来西亚总理与通信部长等政府高层关注。
王洋称,出海既是政策鼓励也是市场需求驱动,尤其在基础通信网络薄弱的发展中地区,低轨卫星可提供跨越式连接。“作为商业航天企业,出海是政策鼓励与市场需求共同驱动的。一方面,中国正在加快商业航天‘走出去’步伐,国家鼓励高技术产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全球共建;另一方面,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尤其是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发展中地区,基础通信网络尚不完善,但对稳定、高效、普惠的连接需求却十分迫切,低轨卫星通信正好为其提供了跨越式提升的可能。”
全球卫星星座正加快组网,中国也在构建自主可控的星座网络体系。规模化制造、成本控制和场景应用收入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据了解,吉利星座全部卫星均由浙江台州湾新区的吉利卫星超级工厂量产,该工厂是全球首个深度融合航天制造与汽车制造能力的卫星量产工厂,通过引入汽车行业的自动化、柔性化制造模式,实现总装、集成、测试(AIT)流程的全面智能化。单颗卫星生产周期缩短至28天以内,年产能力可达500颗,成本下降45%左右,显著提升低轨卫星的制造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业内人士表示,吉利星座的持续推进将为我国低轨卫星物联通信提供工程化建设样本,助力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航天创新体系,并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天地一体融合通信等前沿领域的探索。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