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绿氢产融发展论坛举办
2025年08月15日 18:26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15日电(记者 许婧)8月15日是我国的全国生态日。当天,“绿动全球 氢启未来”第三届上海交通大学绿氢产融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近300位“绿氢”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畅论“绿氢”产融发展蓝图。

  在此次论坛上,由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创新研究院和上海市高效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联合主编的《中国氢能产业绿色发展产融创新研究(2025)——构建绿智融合的中国氢基绿色能源产融体系》正式发布。全书由前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发展的挑战、中国“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发展、氢基能源新时代崛起、驱动未来氢基绿色能源产融投资机会、系统创新驱动氢能产业、“电-碳-氢”耦合市场化机制、创新技术加速氢能发展、氢能助力城乡绿色发展解决方案、产融实践和案例等九大篇章组成。

  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高峰作《绿色能源+智能制造创新技术与趋势》主题报告。他指出,国家“十二五”计划提出将积极推进海洋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发展,海上风力发电是绿色能源的一种,随着海上发电装备大型化发展,新型海上风力和波浪一体化发电装备逐渐成为研究前沿。随后,他围绕风浪能量收集界面拓扑设计、风浪能量收集转换机构设计、风浪复合发电场设计,进行了专业细致的讲解。

  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行走作业机器人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高峰教授团队所研发的六足导盲机器人在由央视和工信部联合摄制的首部大型工业文化节目《中华考工记》中精彩亮相。他向大家介绍了交大研发的不同种类机器人,并重点介绍了他们团队开发的六足机器人,六足机器人可以应用于核电救灾、电力巡检、助老助残等多种场景。高峰团队研发的北京冬奥六足机器人入选二十大“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滑雪机器人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

  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院长、全球创新研究院院长、绿氢产融研究中心主任胡洁作《打造中国绿色智能科技人才战略》主题报告。首先,从全球创新的大背景下,他提出全球创新研究院的绿色智能发展战略,并以“新能源板块”、“人工智能板块”的院长工程为例,诠释了创新驱动绿色智能发展的4.0解决方案。然后,以人工智能赋能氢能产业为主线,总结了去年8月15日第二届绿氢产融发展论坛以来的院长工程的成果,并发布了《中国氢能产业绿色发展产融创新研究(2025)——构建绿智融合的中国氢基绿色能源产融体系》。最后,以上海交大金课体系赋能中国绿色智能科技人才培养为主线,对打造“大能源”和“大信息”高端人才做了展望。作为绿氢产融研究中心主任,他倡议通过产融结合和产教融合,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与高端人才培养的互动,推进能源产业与高校的深度融合,最终构建中国绿色智能科技人才发展战略。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海氢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傅育文作《引领全球的氢能装备工程化实践和未来》主题报告。他表示,上海电气围绕氢能“制、储、加、用”全产业链,积极构建一体化解决方案。旗下氢器时代重点布局电解水制氢设备,核心产品通过TÜV莱茵认证,包括100-3000 Nm³/h宽负荷碱性电解槽及5-400 Nm³/h 高效率PEM电解槽,电耗均低至4.0 kWh/Nm³,并建成自动化产线与全功率测试平台。独创海水原位电解技术,助力深远海平台制氢。氢器时代2024年电解槽中标量全国前五,已落地20余项工程,在交通、能化结合、绿色工业园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上海盛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上海国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周道洪作《探索长三角绿色科技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路径与思考》主题报告。他表示,国有资本、财政资金是绿氢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具备战略方向性、政策导向性、长期稳定性的特征,而绿氢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追求快速反应、效率性和回报率,二者之间的制式差异需要创新制度安排,变革治理模式,打通束缚绿氢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努力建设市场友好型、创新友好型、包容性发展的体制机制。长三角作为中国绿氢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高地,要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开放程度高、金融资源密集、产业基础雄厚、政策协同灵活等优势,为全国绿氢商业化、产业化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投融资新路径,打造长三角区域氢能一体化市场样本。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创新研究院绿氢产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高效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创始执行院长忻雷作《打造中国碳氢交易资产和价值创新实践与思考》主题报告。他倡议构建安全高效的绿色共享“高效能源互联网”及“电碳氢”耦合的绿色碳氢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形成氢气绿色能源生态体系;推动全国绿色碳氢市场化机制建设,倡导高碳强度产业向绿氢富集地区转移,促进碳氢产业动能转换;首次提出绿色碳氢资产(GreenCHA)代币化的新概念,预计GreenCHA将拥有诸多竞争优势,并可破解许多市场和融资难题。(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