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科学与中国”上海行“走进”大零号湾图书馆
2025年08月27日 22:29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27日电 (记者 王笈)“现在我站在这里,大家可以猜猜,是我体内的细胞总数多,还是我身上的细菌总数多?实际上,前者甚至不到后者的百分之一。正是数量繁多、依存制约关系错综复杂的种种生命,共同成就了我们所处这颗星球的繁荣生态。”中国微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27日在上海一语揭示自然世界的神奇。

“生命世界的奥秘与精彩”主题讲座。 主办方供图
“生命世界的奥秘与精彩”主题讲座。 主办方供图

  当天,“科学与中国”上海行——“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走进大零号湾系列巡讲活动第七场之“生命世界的奥秘与精彩”主题讲座在大零号湾图书馆举办。主讲人邓子新长期从事微生物代谢的分子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研究,曾带领团队在DNA核糖骨架上首次发现硫修饰,开创了表观遗传学的新分支领域。

  讲座中,邓子新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历年公布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为引,讲述基因在塑造动物、植物、微生物“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机勃勃世界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人类提升理念、集成学科、汇聚技术探索基因改造拓新生物功效的种种尝试。

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 主办方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 主办方供图

  他指出,自DNA双螺旋发现以来,人类对基因的认知水平和利用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进步:从基因重排、物种杂交改良生物,到基因定向转移产生有益性状,再到基因增减或突变引发药物结构和功效变化……基于生物和基因认知多样性的医药、环境、能源、健康、农业、食品等现代生物产业蓬勃发展。未来,进一步深度认知和利用生物基因,仍是缓解能源短缺、资源匮乏、物种消亡等地球和人类危机的有效途径。

  据悉,“科学与中国”上海行——“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走进大零号湾系列巡讲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科学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承办,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街道党工委及办事处、《中国科学》杂志社、《科学世界》杂志社、《大学科普》杂志社、上海图书公司协办。(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