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ECF2025亚太非常规能源大会在沪召开
2025年10月27日 18:16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7日电(记者 郑莹莹)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由上海联合非常规能源研究中心(SUI)和上海市经济学会能源经济研究专委会主办的 Energy China Forum 2025 · 第十五届亚太非常规能源大会(15th Asia-Pacific Unconventional Energy Conference) 于10月22日至24日在上海科学会堂召开。

  本届大会以“能源未来——智能驱动,低碳协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韩国、阿根廷、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高校院所及能源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出席。

  今年是ECF大会创办十五周年。大会宣布正式启用新会名“亚太非常规能源大会”,英文名同步更新为 Asia-Pacific Unconventional Energy Conference。主办方表示,这一更名标志着大会定位从单一页岩油气技术论坛,迈向覆盖页岩油气、CCUS、氢能、地热、储能、人工智能等新型非常规能源体系的国际性高端平台。大会理事长周晓莱说:“我们希望通过更名,反映非常规能源的时代内涵——从资源驱动转向技术驱动,从地质突破走向系统创新。”

  开幕式上,上海联合非常规能源研究中心发布《ECF关于“非常规能源”定义与界定的说明(2025版)》,提出了系统化的非常规能源定义。文件指出,非常规能源在资源赋存、开发路径、工程技术或系统集成方面均不同于传统能源,需依托创新技术和智能手段实现高效识别、开发与利用。该定义兼容国际标准(PRMS、UNFC),并首次系统化纳入AI、大模型和数字孪生等智能驱动要素。

  作为大会的高光环节之一,第十届ECF能源技术创新奖(简称:创新奖)在开幕式上揭晓。本届奖项恰逢其设立十周年,评奖体系得以全面升级,突出原创性、应用性与产业化价值。过去十年,创新奖累计表彰百余项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成果,涵盖页岩油气、CCUS、储能、电化学、数字化与AI赋能等方向。评审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指出,创新奖的价值不仅在于表彰成果,更在于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在低碳转型与智能化领域的持续探索。

  大会同期举行了第三批ECF青年专家组授证仪式,鼓励青年科研人才投身非常规能源创新研究。

  大会期间,多位院士与行业专家发表主旨报告,从地质机制到智能工程,再到低碳技术,展示中国非常规能源的最新成果与未来方向。

  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王荣华在线上寄语中表示,大会此次改名意味着新起点、新攀登。“希望你们在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方面,在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方面,下先手棋,占制高点,抢机遇,抓窗口期,向前沿问路。”(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