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8日电(许婧)当雪域高原的壮美风光与黄浦江畔的校园活力相遇,当藏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青年学子的探索热情碰撞,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对话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松江校区温情启幕。近日,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西藏自治区教育厅主办,“一眼西藏,一生不忘”全国大学生西藏行活动上海高校首站走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为师生搭建起与雪域高原深度对话的桥梁。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通过西藏之旅,我们不仅能体验壮丽的风景、深厚的历史人文,还能不断提升审美与认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施晖以40张摄影作品为线索,分享了自己二十多年来十余次西藏之行的感悟。从2001年初次踏上青藏高原的胶片摄影,到用数码相机一次次记录雪域高原的发展新貌,时光相册里每一张照片都见证了西藏新时代的巨变。他提炼出三条通往西藏的路——交通“天路”、文化“心路”和审美之路,希望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西藏,真正地走进西藏。
活动现场,温暖与梦想交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情暖西藏,点亮梦想”青年志愿服务团队的视频,展现了十年如一日深耕沪藏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坚守——从支教帮扶到资源对接,从思想引领到梦想助力,务实行动体现了校地同心的温度;“一眼西藏,一生不忘”主题宣传片则以沉浸式视角,将雪山湖泊的壮阔、高原儿女的热情呈现在上经贸大师生面前,让大家感受自然之美的震撼,更被纯粹信仰感动。
“这份清澈的爱并非孤悬于高原,而是连接着黄浦江畔的牵挂。”西藏自治区上海商会乡村振兴组组长王宇,结合自己17次进藏经历,将上海援藏的故事娓娓道来。从政策倾斜到产业扶持,从人才输送到民生改善,沪藏两地同心共建的脉络清晰铺展,彰显了新时代援藏工作中“共筑家国梦”的温暖底色。
青年视角,更添活力。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西藏文旅校园推介官王涵玉、陈远尚,分享了旅行见闻与高原的独特魅力。通过他们的视角,向在场师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立体、充满活力的新时代西藏。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西藏学生扎西央宗,回忆起在日喀则的童年,以及跟着家人搬到拉萨后学生生活的日子,“要做西藏文化的传播者,把家乡的美好讲给更多人听。”朴实的话语却显得格外有力量,恰是青年一代传承文化、宣传美丽家乡的生动缩影。
春秋旅游援藏旅游项目负责人邹罗帆以专业视角推介西藏文旅资源,丰富的文旅瑰宝与特色线路为两地文化交流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藏族服饰体验、藏文拓印、知识问答等多项沉浸式体验项目,让师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亲身参与中感受西藏文化的深厚底蕴,走进西藏的历史与人文世界。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沪藏教育文化交流,搭建长效合作平台、拓展资源共享渠道,以行动为笔、以情怀为墨,多元化开展沪藏合作交流项目,让雪域高原与大学校园的联结更加紧密,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共建共享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