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0月28日电(郑莹莹)10月27日至31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古生物学会指导,上海科技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办,上海冉盛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睿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恐龙:从科研探索到科学教育”国际研讨会亮相申城。

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位全球知名古生物学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及科学教育专家,与全国数十家科研机构、博物馆、企业的百余位嘉宾齐聚沪上,共同探讨恐龙研究前沿动态、先进技术应用以及科学传播与公众教育的创新思想和路径,推动恐龙研究与教育的国际合作,拓展自然博物馆的学术与社会功能。
本次研讨会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深化国际协作”为主题,设置三大专题研讨与一场馆长论坛。主题一“科研前沿——中国恐龙研究的全球意义”,聚焦中国近年在羽毛恐龙演化、恐龙行为生态分析、恐龙与鸟类演化关系领域的突破,中外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共探未来方向;主题二“先进技术如何赋能古生物研究与展示”,探讨CT扫描、AI辅助复原、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应用,以及科研数据向公众展览的转化路径;主题三“公众教育与数字化创新——让恐龙‘活’起来”,探索VR/AR、沉浸式展陈等手段在科普中的运用,助力科学传播从“看展”升级为“深度参与”。馆长论坛则汇聚全球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科普机构负责人,聚焦联合策展、跨国巡展运营等,推动全球协作机制建立。

此外,与会专家学者还参观了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及正在展出的“中国恐龙大展”,30日将赴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与上海博物馆(东馆)参观,感受上海文博与科普发展的活力。(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