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4日电(杨海燕)主题为“发掘未来种子 孕育核爆企业”的“创见·未来”系列沙龙第二期近日在陆家嘴金融科技产业园成功举办。本期由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联合陆家嘴金融科技产业园主办,中创产服(上海)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工商银行长宁支行提供支持,汇聚新兴行业创新企业、金融机构、出海服务机构、园区运营方及智库专家等行业代表,围绕高成长企业培育路径、大中小企业融通机制、企业培育集聚生态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推动上海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集聚和发展生态注入新动能。

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副主任周晔琼指出,高成长企业具有高增长性、高价值性、强创新性的典型特征,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激发新动能的重要力量,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上海目前正加快推进落实高成长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通过实施梯度培育、全周期发展要素赋能等七大行动,形成上海促进高成长企业发展的体系化打法,通过资本、人才、土地、数据等要素协同,发挥专业机构、园区等多主体协同作用,形成精准化服务网络,让上海的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在主旨演讲环节,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高平以“核爆企业的成长规律与培育机制”为题,深入剖析了核爆企业的显著特征,总结了技术驱动型、数据驱动型、平台扩张型、场景突破型、产品爆发型等核爆企业发展壮大的五种典型路径,探讨了核爆企业的培育机制,通过建立多渠道的发现培育机制,营造人力资本优先的发展生态,探索适应核爆企业需求的金融创新,优化创新容错机制,让企业放开手脚,为核爆企业营造投资于人、资本助力、开放包容的生态环境。

在圆桌研讨环节,中科创星科创生态部负责人施伟、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于玲、上海临港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创新孵化部高级业务经理舒雯、上技所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彦尧、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芮晔平等五位嘉宾,聚焦主题“厚植土壤、构建生态,孕育潜力核爆企业”展开深入探讨。嘉宾们结合各自领域实践,就资本赋能、孵化服务、要素协同等关键议题建言献策。

中国工商银行长宁支行代表朱雨薇介绍了上海长宁支行的科技金融体系和融资创新解决方案,面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长宁支行构建了“2+1+1”科创企业产品体系,推出兴科培育系列、兴科助力系列、兴科股权系列、伙伴银行计划等“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产品和工银沪科积分贷、工银科技服务应用场景贷等创新金融产品,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本期沙龙特别设立了“发现核爆企业”分享环节,上海图灵智算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尹峰、蜜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王君、上海酷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FXExpert-CMO韩塑瑶、灵栖智能(上海)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杨、山海氢(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副总李淑婧、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光宇、上海微谱检测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党总支书记韩宇,以及上海锐鸥阁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仕元等分别来自量子科技、大模型、AI量化、爬行无人机、氢能、机器人、检测服务、ESG服务等领域的8位嘉宾来到现场,嘉宾们从不同行业,用不同视角,深度剖析了科创企业的发展趋势。

活动现场,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唐小于发布《2025制造业上市企业百强榜单》。作为决策咨询领域的资深研究机构,上海中创研究院已连续四年追踪制造业上市企业发展动态,基于企业营收与市值两大核心指标,构建了“全国营收/市值百强”“长三角营收/市值百强”“上海营收/市值百强”等细分榜单。通过专业分析榜单特征及背后产业趋势,为政府决策、行业实践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本次沙龙通过多元主体的思想碰撞与实践分享,不仅为上海高成长企业培育路径提供了方法论支持,更凸显了构建开放、共生创新生态的重要性。(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