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第二十二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点燃科创梦想
2025年11月08日 19:30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8日电(郑莹莹)第二十二届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决赛启动仪式8日在上海市位育中学举行。

  大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联合主办,大赛设置结构工程师、建筑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航天设计师、工业设计师、机电工程师等七大工程领域13个竞赛项目,吸引了全市五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最终来自16个区的960支队伍、1600余名学生入围市级决赛。

  逐梦苍穹,开启来自真实太空的科学实验

  “上天件”磁感应线演示实验装置由上海市市西中学金纬杰、卢奕凡、李昭博团队设计研发,是航天设计师板块的“空间飞行科学实验设计”项目,由航天专家以学生设计的样机为基础,结合卫星搭载技术规范,与学生经过多轮打磨共同完善。

  来自徐汇区上海市位育中学的周泽芃展示《不同环境下的机翼升力模拟实验装置设计》,通过可搭载于卫星平台的微型化流体实验装置,展现申城青少年在太空特殊环境开展创新实验设计的创想。

  这两组项目都属于“航天设计师”板块。大赛以此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航天科技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激发航天科创的探索热情。

  面向真实需求,激发城市创新活力

  大赛鼓励学生从真实社会问题出发,用工程技术回应城市发展新挑战。

  在“建筑工程师——创意市集Pop-up科技智能展示台设计”项目中,学生们围绕“科技赋能、互动体验、可持续发展”主题,设计兼具科技感与实用性的智能展示空间。作品不仅体现创意与功能的结合,还注重环保材料应用和低碳理念,展现了青少年对城市更新和社会责任的思考。

  机电工程师也展示实力,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的学生陈依彤、潘心怡、潘张洋和郁浩然研发的机器人“智能物流机器人——智运黄巾力士”,可完成自动巡线、颜色识别分拣和多站点精准卸货。

  协同共育,加速工程人才成长

  近年来,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持续深化“校-企-社”协同育人机制。在本届赛事中,位育中学的高中生、上海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服务保障,阿斯麦(中国)工程师团队以专业裁判和技术导师身份深度参与各环节。

  自2004年创办以来,大赛累计吸引近百万青少年参与,已成为上海青少年工程教育的重要平台。通过对接真实工程场景、构建覆盖全市的赛事网络、推动教师研修与资源共享,大赛不断深化“教育-竞赛-创新”良性循环。同时,大赛强化与重点培养平台的联动机制:优秀获奖学生将有机会进入上海市青少年工程院接受进一步培养,系统完成工程通识、工程实践等核心课程的学习,并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考察与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持续提升工程素养。(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