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和璇”机器人乐队奏响未来 展现中国智造新高度
2025年11月11日 18:40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1日电(记者 康玉湛) 近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在人文浙江展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正吸引着众多参观者驻足。一支名为“和璇”的机器人乐队,以其金属之躯精准演奏着钢琴、扬琴和架子鼓等乐器,奏出和谐悦耳的乐章。这并非简单的机械展示,而是杭州海创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带来的,一场科技与人文深度交融的创新成果展示,彰显了其在人形机器人前沿技术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让机器人更好地服务人类”的初心与使命。团队选择音乐演奏这一极具技术挑战性与艺术观赏性的场景作为技术验证与展示的突破口,旨在将人形机器人技术推向新的高度。

  “和璇”机器人乐队的成功表演背后,是研发团队在核心部件与关键算法上的持续深耕。团队重点攻关了高可靠性灵巧手、轻量化仿人手臂等核心部件以及复杂的运动控制算法。这使得机器人能够依托精密的硬件系统,精准复现人类演奏家弹奏钢琴、敲击扬琴、击打架子鼓时的手部与臂部灵活姿态。更为核心的是,团队开发的智能算法能够快速解析曲谱,并自动生成相应的动作指令,确保了演奏的准确性与音乐表达的流畅度。同时,系统配备了简洁易懂的操作界面,极大降低了使用门槛,展现了技术普惠的潜力。

  探访中,杭州海创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和璇”机器人乐队总负责人宋伟提到:他们的团队打造“和璇”机器人乐队,首要目的是为了验证和迭代人形机器人上半身的精细操控技术,特别是灵巧手与机械臂的协同作业能力。乐器演奏是一个极佳的测试场景,它通过曲目难度的升级,不断对硬件性能和控制算法提出更高要求,驱动技术参数的优化与提升。人在演奏乐器时,手和臂是高度协同进行规划和控制的。当前不少研究将臂与手的控制相对分离。而他们团队通过乐器演奏这一复杂任务,真正实现了‘臂、手、乐器’三者间的协同作业与一体化控制。此外,除了硬件本身,他们核心的智能算法能够将曲谱直接转化为机械臂与灵巧手的运动轨迹,并实现精准控制。这些在音乐场景中磨练出的‘臂手协同’精细操作能力、环境交互能力以及智能决策能力,正是未来机器人进入工业制造、家庭服务等场景所需的核心通用能力。

  当被提到及中心如何借助进博会平台推动产业协作时,宋伟从技术标准与生态共建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他表示:目前,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产业整体规模仍在发展中,虽然中国的产业链相对齐全,但在一些标准化器件、测试方法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我们非常希望通过进博会这一开放平台,展示我们的技术与产品,从而在产业链上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同协同发展。例如,我们致力于推动建立“臂手协同”的相关技术标准、算法标准,将我们在硬件、软件、算法以及测评方法上的经验进行标准化输出。这将极大有利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对接,促进关键部件的量产与成本降低,加速整个产业的成熟与应用落地。

  本次进博会上的精彩亮相,不仅展现了杭州海创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在机器人前沿技术领域的硬核实力和创新活力,更传递了其以技术驱动产业发展、以开放姿态共建协作生态的决心。“和璇”乐队奏响的,不仅是科技的韵律,更是未来智能服务走进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的序曲。(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