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1日电(记者 康玉湛) 近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进博会八届“全勤生”松下现场展示了一台外观典雅、功能颠覆的洗衣机,吸引来大量观众的目光。
这是松下在进博会上首次展出的“全球首创四筒全热泵洗烘护一体机”阿尔法G5。它不仅拥有行业首创的四筒同步洗烘能力,更是一台“会思考”的洗衣机——搭载由76颗智能芯片组成的α-Agent智核中枢,自动识别衣物材质、分析污渍成分,以高智能驱动为四个筒分别匹配最合适的洗烘参数,并开创了12种针对不同衣物的专属洗护程序。
“这台机器代表了松下对智能生活的全新理解。”松下工作人员从机身上取下了α-Watch智控星环,洗衣机四筒的工作状态尽在掌握。基于自然语言交互的α-Chat语音助手,用户简单一句话,即可操控这台机器,随时随地对洗烘护流程进行远程调整。
当AI产业蓬勃发展,作为深耕中国的外资企业,松下将紧抓产业机遇。松下的AI战略的核心概括为“两端赋能”:一端聚焦直接服务用户与场景,以搭载AI技术的智能家电、空间、服务及解决方案,将AI能力融入生活、生产场景;另一端深耕AI产业底层支撑,为AI算力关键设备提供核心元器件、关键材料、设备等支持。“我们既是AI应用的构建者,也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幕后支持者。”本间哲朗概括了松下在AI时代的双重角色。
本间哲朗早已发现,中国市场的独特吸引力不仅在于其庞大的规模,更在于中国消费者乐于接受新概念和新技术。他认为,与日本、美国、欧洲等相对保守的市场相比,中国市场在产品颜色、外形、功能等方面的变化更为显著,也更为迅速。这种对新技术的高接受度,使得中国市场往往领先于其他国家,率先接受新技术。
松下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策略也反映了这一特点。例如,搭载IoT技术、可通过手机App操控的松下智能马桶盖,就是率先在中国市场研发并上市的,并且在中国市场大受欢迎,而当时该产品尚未在日本市场亮相。
为把握AI服务器等新兴市场机遇,松下正加大电子材料工厂投资布局。2023年9月,松下电子材料(广州)第四工厂投产,投资7.9亿元,投产后总产能提升1.35倍;松下电子材料(苏州)新项目于2024年10月开工,投资6亿元,将建5万平方米智能绿色工厂;松下电子材料(上海)新工厂也已于2025年9月动工,投资1.2亿元,投产后将实现产值翻倍。
这些投资不仅扩大了产能,更完善了区域内半导体材料供应链,为中国AI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从一台会思考的洗衣机,到一个能协同的智能家庭,再到支撑AI产业发展的关键元器件——松下在第八届进博会上展示的,不仅是一系列创新产品,更是一条清晰的AI发展路径。这家老牌企业的AI转型,正好与中国AI产业的发展周期同频共振。(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