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2日电(路由云 许婧)8日至9日,第二届“陆由杯”全国数字化法学创新大赛总决赛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大赛秉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旨在响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深度整合法学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我国数字化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大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在上海市法学会的指导下,由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上海市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主办,上海积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上海市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会长周杰普教授强调,在数字化浪潮下,技术正深刻影响法学发展,此次全国性赛事致力于推广实务教学理念,让创新实践成为法学教育新特质。
总决赛包含线上系统竞赛与现场答辩两个环节。从初赛中脱颖而出的32支队伍再次需通过线上系统竞赛竞争晋级。晋级现场答辩环节的17支参赛队伍按照赛前抽签顺序依次登台。各队围绕报名时提交的数字化法学案例摘要,直面数字化衍生的法律新命题,探索法学研究与实践的新范式。通过图文并茂的PPT讲解、视频展示、情景演绎等多元化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示了他们对数字时代新型法律问题的深度剖析和独到见解,以及对多元数字化技术在法学领域落地应用的方案探索与实践成效,并现场回应了5位评审专家的提问与点评。
现场答辩评审团由高志宏、黄丽勤、袁真富、郝振江、刘水林五位教授组成。评委们围绕案例来源、法律适用、数据合规、隐私保护、实施路径、创新性、可行性、承载载体、预期成果、现实意义和可复制性等维度进行提问,为参赛项目“把脉开方”,并给出兼具专业深度与前瞻视角的精准建议。
经过线上系统竞赛和现场答辩两个环节精彩绝伦的较量,最终决出特等奖1支队伍、一等奖4支队伍、二等奖12支队伍和三等奖15支队伍。东北林业大学本科生队伍荣获特等奖,上海财经大学等4支队伍荣获一等奖,青岛大学等12支队伍获得二等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5支队伍获得三等奖。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申卫星教授代表颁奖嘉宾致辞,申卫星指出,本次比赛意义深远,启迪同学们须深刻认识技术迭代推动法律法学与时俱进的必然性。
大赛技术支持方代表周道明总经理表示,数字化时代促使法学面临转型机遇与挑战,大赛旨在探索数字化理念注入法学教育等领域的创新与可能,做到“以赛促教”。积途公司愿以大赛为契机,为中国数字化法学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宋晓燕教授为本次大赛发表总结致辞。她强调本届大赛的核心关切在于人才培养。同学们作为文科生,应深度思考、抓住真问题,进行文科关切。在“了解”与“懂”的基础上探究人与人、机器、社会的深层关系。她勉励同学们切莫自我设限,要深度研究问题。最后表达了对"陆由杯"的期许,希望参赛队伍在问题挖掘与研究深度上逐年精进,赛事水准越办越高!
本次大赛的初赛于9月20日以线上比赛的形式,依托“陆由数字化法学3D虚拟仿真实务竞赛软件”顺利举行。共计157支队伍报名参赛,其中本科赛道114支队伍、研究生赛道43支队伍。最终有32支参赛队伍脱颖而出晋级总决赛。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主动顺应科技革命趋势,坚持数智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高科技深度嵌入教学,不断调整优化布局,希望通过赛事的持续举办有效促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