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7日电(浦帆 郑丕显)近日,在位于徐浦环卫码头的“城投环境XX”轮和“沪霁波XX”轮船舶污染物水上转驳现场,闵行海事局执法人员对本次作业的安全与防污染措施落实情况、法定文书记录、闭环处置单证以及作业相关号灯号型显示等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督促船方及时整改,确保作业全过程的安全和无污染。

据了解,《上海市船舶污染防治条例》自2023年3月1日施行后,船舶污染物处置艘次和作业量均大幅提升。目前。上海市内河水域共有15艘污染物接收船舶在14个片区作业线路实行“公交式”船舶三废(即船舶垃圾、生活污水、油污水)收集作业。一年来,污染物接收服务企业已完成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近14万艘次,完成船舶垃圾处置近6千立方,生活污水处置近4万立方,油污水处置近2千立方。
为做好船舶污染物从接收、到转驳、再到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闵行海事局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加强管理,加强船舶相关作业信息报告的远程核查,运用“船舶水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模块,通过大数据分析,梳理排查出高风险船舶,突出重点开展登轮检查;同时运用“海、空、电子”三位一体综合巡航模式,强化作业船舶航行、靠离泊期间的动态监控;在现场检查中,突出安全和防污染措施落实等重点项目,落实落细检查要求,确保船舶污染物水上转运环节的安全和防污染。(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浦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