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8日电(淞纪轩 于俊)正值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宝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积极盘活区域内文物资源,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组织多项主题游径参观等活动。

宝山区有着“五个百年”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目前共有各级不可移动文物90处,其中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9处、宝山区文物保护单位8处、宝山区文物保护点73处。

为践行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的主题,呈现区域内文物的多样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遗产日期间推出了“最上海”宝山区文物主题游径(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宝山孔庙大成殿——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大中华纱厂及华丰纱厂旧址)。市民游客可跟随文物主题游径打卡探寻宝山的历史遗迹和红色文化,拉近人与城市的距离,传承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推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的全民化。

由宝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举办的“文物大讲堂”讲座品牌于8日推出第一讲《大中华纱厂及华丰纱厂的前世今生》。由宝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半岛1919文化创意产业园品牌文化宣传大使唐吉慧主讲,引领大家漫步于半岛1919园区,现场讲述“大中华纱厂及华丰纱厂旧址”的历史和文物建筑背后的故事。

宝山区作为上海的北大门,承载着上海近现代发展的缩影。宝山古城墙遗址、吴淞炮台遗址等见证了宝山古代的繁荣和民族英雄陈化成浴血抗英的历史记忆;散落在街镇的无数碉堡和革命文物等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记录着从淞沪会战到解放战争的惨烈战事;兼具中西风格的近现代建筑吴淞海港检疫所(小白楼),诠释了近代上海中西方交流的渊源,丰富了海派建筑文化的内涵;大中华纱厂及华丰纱厂旧址、上海第五钢铁厂旧址、上海第一钢铁厂旧址、张华浜工场旧址、吴淞煤气厂旧址等工业遗产展现了上海从开埠到建国后上百年历尽沧桑的工业画卷……众多的历史遗迹,留下了上海、中国在历史进程中浓墨重彩的印记。
遗产日当天,大中华纱厂及华丰纱厂旧址、宝山孔庙大成殿、远景村王宅三处文物建筑免费对外开放。(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