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15日电(徐银 于杰)春日的莲安西路,新栽的樱花树在风中摇曳,两台黄绿相间的智能充电桩如卫士般站在街道两端,20个充电口整齐排列。谁能想到,两个月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飞线如蛛网横跨人行道,电动车见缝插针停放,商户们每天为充电发愁,安全隐患如同悬在头顶的不定时炸弹。而这一转变,始于莲溪街区党支部一次普通却走心的走访。
飞线藏“急难”,走访摸排充电痛点
“每天从二楼飞线充电,跟演蜘蛛侠似的!”今年1月,莲溪街区党支部在走访中,被莲安西路商户的“灵魂吐槽”戳中了心。这条不足300米的商业街,20多家商户的电动车长期“无家可归”,商铺门口成了停车场,电线像蜘蛛网横跨人行道,甚至有人把电池拎进店里充电,这让周围商户对充电安全提心吊胆。莲溪街区党支部书记于杰带着阵地工作人员当起侦探,蹲点摸透症结:商铺多为沿街小店,附近没充电位,周边最近充电桩要步行15分钟,商户图方便只能冒险操作。“充电虽小,却牵着安全和民生!”党支部立刻把这事列为头等大事,一场破解充电难题的攻坚战正式启动。
马路议事“充”满招,头脑风暴出“药方”

“充电点该设哪儿?怎么既方便又安全?”1月中旬,一场“马路脱口秀”在莲安西路热闹开场。镇精细办、铁塔公司、电力公司和商户代表在路边对着街区头脑风暴。商户王大哥第一个“抛梗”:“充电点要是能‘长’在店门口就好了!”镇精细办秒接招:“东西两头的闲置空地刚好能用,走路不超过50米,还不挡消防通道!”铁塔公司秀出“黑科技”:“智能充电桩带10个充电口,能自动断电。”经过三轮实地“找茬”、两版方案迭代,一套充电攻略方案新鲜出炉。
智能设备上线,20个充电口“治”焦虑

3月初,两台黄绿相间的充电桩在街头“C位出道”,活像两个安全卫士。施工时,党员志愿者当起监工,全程协调噪音和占道问题,确保不扰商、不添乱。20个充电口整齐排列,红底白字的充电桩标识格外亮眼,曾经的隐患点摇身变成安心角。尽管充电桩还尚未通电,但周围的商户都已经开始期待。
理发店老板表示:“以后不用从二楼飞线搞‘高空作业’,万一充过头还能自动断电,党支部这次真是把安全锁装到我们心坎里了!”

在御桥街区党支部,辖区内御青路御桥路沿街商户反映的非机动车充电难也得到了圆满解决。由镇相关部门携手铁塔公司,统筹规划充电点位布局安装充电桩;商户地杰菜场参与日常自治管理;加装防火隔板,确保火灾发生时有效阻隔火势蔓延,保障周边商铺及居民安全。
首批充电桩已于3月13日正式投入使用,宣传警示防火板已于4月10日安装完毕。商户表示:“现在既不用提心吊胆飞线充电,又有地方停放非机动车。”
莲安西路的充电桩即将通电,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也已轰鸣,下一步,街区党支部将持续深化商户联盟作用,推动更多民生微实事落地,让党建引领的红色动能,不仅为安全充电“续航”,更成为街区共治共享的“永动机”。(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