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公益无偿献血助力缓解上海临床用血压力 彰显城市温度
2024年12月22日 19:25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2月22日电(记者 陈静)22日,伴随热烈的掌声,上海市血液中心党委书记林俊杰、普陀区卫健委副主任刘晔翔、上海市普陀区血液管理办公室主任朱萍与上海德济医院院长郭辉教授共同启动沙漏装置,象征着红细胞的小球缓缓落下,大型公益无偿献血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当日,上海市血液中心,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普陀区健康促进委员会、上海德济医院/青岛大学上海脑科医学中心22日共同举办大型公益无偿献血活动。

  上海市血液中心党委书记林俊杰教授指出,血液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源泉,是现代医学治疗疾病、拯救生命不可或缺且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无偿献血作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和谐社会,人道博爱、救死扶伤的具体体现。他说,今天的公益无偿献血彰显了上海的城市温度,对于弘扬奉献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具有深远意义。

 

 

  他相信在这次活动的示范引领和慈善精神传递下,将会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无偿献血行列中来,共同推动形成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无偿献血事业双融共促的美好局面。当日,林俊杰代表上海市血液中心与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庄重地将写着“无偿献血始于心,博爱厚德践于行”的锦旗授予上海德济医院/青岛大学上海脑科医学中心,借此传达对医院鼎力相助此次公益活动的由衷感激。

  普陀区卫健委副主任刘晔翔表示,血液事业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偿献血事业的繁荣发展,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更离不开广大市民和志愿无偿献血者的积极参与。他向在场为无偿献血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德济医务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向每一位以爱心、奉献精神和热血挽救生命的志愿无偿献血者表达了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刘晔翔对上海德济医院长期以来在无偿献血事业中所做出的努力表示高度赞赏,并代表普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向医院颁发了“年度积极献血单位”证书。

  据悉,随着医疗需求的不断攀升,血液供应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在冬季及春节期间,季节性血荒现象尤为突出。此次大型公益献血活动旨在缓解上海市临床用血压力,防范可能发生的紧急生命抢救缺血问题。一直以来,上海的医护人员都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当上海这座城市需要血液时,他们总是带头冲锋,慷慨挽袖,以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据悉,在上海德济医院/青岛大学上海脑科医学中心,院长郭辉教授第一个报名,从科主任到年轻医护人员,从繁忙的临床一线到后勤部门,每年都会积极投身到献血救人、挽救生命的公益事业中。迄今,医院职工累计献血量已超过39800毫升。

 

 

  为了扩大此次活动的影响力,上海德济医院/青岛大学上海脑科医学中心医务工作者们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积极动员自己的家属、亲戚、同学、朋友、周边居民邻居、患者家属等“德济大家庭”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不少职工家属还鼓动身边的朋友一起献血。

  为了确保献血过程的顺利和舒适体验,活动现场科学划分了咨询/登记区、预检区、等候区、采血区、休息区,并配备了专业医疗应急队伍。在上海德济医院工作人员的细致引导下,志愿者们依次进行填表、登记、健康检查、初筛化验等准备工作,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高效进行。经过严格筛选,符合条件的志愿者勇敢卷起衣袖伸出手臂,顺利完成献血。尽管他们来自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但在无偿献血这一公益事业面前,都拥有着同一颗炽热的爱心。

  郭辉教授告诉记者,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约有4.5升血液,而200毫升的血液或许就能挽救患者的性命。每一袋血液,都代表着生的希望,能将濒危的生命从死亡边缘拉回。作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十佳医生”提名奖获得者,郭辉教授表示,日夜奋战于患者临床救治工作的医务工人员更能深刻体会到血液对于重症患者和需要接受大型手术的患者来说是何等重要!

  为了那些等待救援的生命,主办方真诚呼吁更多社会爱心人士能加入到无偿献血的光荣队伍中来,以点滴热血汇聚磅礴力量,为生命接力续航,让城市血运奔流不息!无偿献血,无限光荣!(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