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纸艺传承“父女兵” 来“新春第一展”看最美上海天际线
2025年01月21日 20:37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21日电(谢梦圆 陈丽伟)绚丽的色彩,灵动的造型,令人惊叹的创意……20日,91件以纸为媒介的艺术品将上海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GM美术馆装扮一新,2025新年第一个美术展“纸说”——纸媒介融艺术展于当天开幕。

  作为浦东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去年十月成立后推出的首个大型展览,此次展览得到了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浦东新区文体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既是浦东新区民协成立百日的“百日礼”,也是市区协会联动的优秀成果。

  走进展览,剪纸、纸塑、纸雕、撕纸、凿纸等作品,以及用纸来呈现的重彩、版画、指画等,共近百件以纸为媒介的作品融合多元文化与艺术形式,呈现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视觉盛宴。

  绝美纸艺致敬一座城

  展览洋溢着浓浓的海派风情,一走进展厅,观众就会被十米巨幅彩色纸艺装置《百年上海》所震撼,作品以著名艺术家、海派剪纸非遗传承人李守白原创的经典剪纸作品《百年上海·剪绘申韵》为基础,选取了外滩、陆家嘴等区域的天际线、建筑群等标志性的上海城市风貌,利用瓦楞纸这一环保材料进行立体雕刻,二度创作为纸艺装置,镂空处在光影的折射下,营造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效果,令人叫绝。作为展览献给浦东的“新年礼物”,也是展览中最受市民喜爱的合影打卡点之一。

 

 

  李守白也是此次展览的发起人,他告诉记者,自己多年来的美术创作,一直被上海这座城市和海派文化所滋养,希望通过更美好的作品表达对上海的无限热爱。

  此次入展的10米撕纸长卷《上海童谣》也是根据李守白的17米原创作品《上海童谣》改编而来,由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南桥撕纸”代表性传承人何球红策划,并指导学生撕纸社团再现,作品撕制人物136位、动物88只、物件66个,刻画了上海石库门弄堂游戏的温馨场景。在展览现场,通过动态化的视频在电视机里滚动播放,情景再现 了这幅原作,深深吸引了在场观众。

  李守白介绍,整场展览以“春之艺”开篇,作品中展现的春的萌动与希望,为观众带来了新年的美好期许;在“立足本来”展区,传统纸艺的魅力尽显无遗,让人们深入探寻到艺术之根,感受到剪纸、衍纸、刻纸、纸塑等多种传统纸艺形式的独特韵味。

  艺术创新繁花常在 

  此次展览还呈现出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独特图景,参展作者来自各行各业,既有深耕艺坛的老艺术家,也有海外归来的艺术新秀,其中不乏多位父子、父女、母子档作者,李守白、李诗忆父女,孙平、孙绍波父子,何球红、何玉玮父子,陆永清、陆珠荟父女,钱炳荣、钱刚父子,胡谦、曹可嘉母子,梁小玲、梁晨父女……

  著名艺术家陆永清与青年版画家陆珠荟,这对父女的作品双双入展,陆永清的版画《张灯结彩》展现繁华、温馨的城市记忆,陆珠荟的5米长版画《尚苑》,则将上海城市和松江古城进行解构和重组,犹如不同人的心中有不同的上海记忆,两者作品风格不同,却又相映成趣,令人印象深刻。

 

 

  在展览中,除了传统的剪纸、撕纸等技艺,还有造型和创意都充满当代感的纸塑、纸雕以及凿纸,更不乏AI等现代科技的融入,以纸为创作媒介的纸艺、重彩、版画、指画等艺术创作在新时期,从题材到技法,以及创作方式,都在不断蜕变更新。

  记者从展览上获悉,参展的多位艺术家都非常忙碌,青年艺术家李诗忆受邀正在为上海豫园灯会、福州两马灯会等重大活动创作,李诗忆介绍,近年来,“文商旅体展”一体化的趋势愈发明显,纸艺作品因其形式多样、题材包容度高、与数字技术融合效果好等特点在灯会、节庆、戏剧空间以及文创等领域热度不断攀升,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成为纸艺的粉丝。

  参展艺术家们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人感受到纸艺的魅力,推动这种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出圈”,打造全新的文化应用场景,探索发展创新的更多可能,绘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锦绣愿景。(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谢梦圆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