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23日电(郑莹莹)中华遗嘱库近日发布 2024年度《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在对遗嘱数据进行多维度展示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空巢老人、孤寡老人、遗嘱修改、遗嘱管理人进行了专题研究,揭示了遗嘱服务领域的新变化与发展趋势。
截至2024年底,中华遗嘱库保管的遗嘱中有28057份指定了遗产管理人,占比高达61.47%。其中,指定亲友为遗产管理人的仍为主流,占比为84.29%;但指定他人或机构为遗产管理人的较2023年度增长了 2.91%,占比达到了 15.71%。
中华遗嘱库创办人陈凯认为,遗产管理人指定的数量攀升,反映市民对其的理解从“纸面条款”转向“实际应用”。“即便是普通家庭,指定遗产管理人也能避免继承纠纷,降低亲情损耗。”他说。
白皮书显示,上海是全国遗嘱规划活跃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中华遗嘱库江浙沪区域负责人黄海波指出,上海市民更早意识到“遗嘱不是临终安排,而是生前治理工具”。
中华遗嘱库保管的遗嘱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空巢老人遗嘱登记量达3213份、孤寡老人遗嘱登记量为461 份。在这些空巢老人的遗嘱中,有33.38%的空巢老人立遗嘱是为“简化继承手续”,31.62%则为“避免家庭纠纷”;孤寡老人的遗嘱中,有71.59%的孤寡老人立遗嘱是为“财产留给非法定继承人”,而10.38%则为了“简化手续”。(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郑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