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政法学院大调研:便利化措施为外国投资者等提供稳定的市场预期
2025年08月09日 12:17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9日电 (记者 陈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及相关法规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上海政法学院8日披露了法治中国大调研(2025)项目(外商投资法实施评估专题)(简称:大调研)的调查结果。

 

 

  大调研结果显示,随着中国制度型开放的持续推进,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关注的焦点已经从优惠政策措施转变为法律政策的稳定性、具体性,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成为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悉,大调研是上海政法学院于2023年起自主创立的高水平社会实践项目,旨在搭建法治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实践平台。在今年7月举行的大调研中,调研组奔赴外商投资企业比较密集地区的14个省(市)近30座城市,了解法官、律师、政府部门管理人员、行业协会负责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的经验做法、面对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调研组还通过向外商投资企业管理人员或法务人员发调研问卷的方式,直接了解企业对立法的感知度和获得感,面对未来市场发展的利益需求。大调研团队收集整理各地的经验做法、典型案例、实施难点,获得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的一手资料。

  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统合了改革开放初期颁布实施的三资企业立法,将商事组织和商事行为纳入国家立法调整之中,创设性规定了投资促进、投资保护、投资管理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从调研问卷的初步统计结果来看,受访的九成以上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认同该立法的实施效果,市场准入的地方要求、审批效果、财政支持补贴、海关、融资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好评。调研组在与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律协协会的系列座谈访谈中发现,外商投资企业高度关注不断推出的政策措施,注重企业合规的成本投入。调研组方面表示,随着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发展,面对的新问题逐步显现,需要在立法中给予解决。比如:在企业合规成本方面,税务申报、数据跨境传输等成为普遍关注的成本问题,而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审计成本问题受到关注。

 

 

  据悉,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是保障外商投资企业权益的重要力量。各地律师协会普遍设立了专门的涉外委员会,融合外语能力、国际商务知识与法律实务技能的律师深受外国投资者欢迎。作为律师行业的自治团体,律师协会成为推动高级涉外律师人才培训的重要力量。法院在推进涉外商事审判中推出了多项创新举措,通过引入外籍专业人士和港澳台专业人士作为调解员等举措,及时化解外国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涉及的纠纷。中国法官的审判专业能力得到了外商投资者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认可。

  调研组方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五年之后,在规则、标准的具体化以及实施机制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准则方面,需要进一步创新投资促进、权益保护、服务保障等领域工作方法,强化政策和要素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普遍感受到市场准入的便利、效率,但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行政执法、政府采购成为外商投资企业关注的议题,九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是完全公平的。相关挑战需要在未来的更高水平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给予解决。(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