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21日电 (许婧)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记者21日从东华大学获悉,东华大学外语学院组织青年师生,联合环境、服装、计算机等学院的学生组建社会实践团,秉承“探寻两山智慧,共育绿色未来”理念,开展“两山”理念实地调研和生态治理国际传播课堂等系列活动,深入中国生态文明治理智慧的源头。
如何让这份扎根本土的智慧融通全球共识薪火相传?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下简称UNDP)与中国大学生知行计划联合发起“赋能青年参与气候行动平台”项目的契机下,实践团成员从浙江湖州安吉的乡村汲取“两山”理念的丰富养分,融合UNDP推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生态保护课程精髓,为安吉青少年设计了别开生面的生态治理国际传播课堂。课程内容并非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在分享中国“两山”故事的同时,引入UNDP课程中关于自然与生物多样性、气候行动与水下生物等全球性议题内容。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课堂上,孩子们纯真的回应闪烁着动人的光芒。实践团成员以可降解环保材料制作了带有太阳花种子的可持续发展花树,青年师生和小朋友们共同在叶片上写下心愿:“希望世界越来越美好!”这堂扎根于中国大地、拓宽全球视野的生态治理课程,在孩子们心中悄然埋下了守护绿色家园、共担地球责任的种子,这也进一步印证了,让下一代理解本土实践与全球目标的深刻联系,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一步。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此次安吉之行不仅是实践团成员的一次深刻学习,更被赋予了联通中外、传播中国生态智慧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东华大学持续推进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国际组织实习实践、跨文化沟通工作坊、模拟联合国大会等多元形式,积极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新时代青年。青年是天然的交流使者,最具创新活力与传播热情,让中国青年带着生动的“中国经验”走出去,与各国青年对话、碰撞、融合,是推动中国生态智慧走向世界、贡献全球可持续发展最具活力的方式。
实践团指导教师朱如超表示:“未来,我们将聚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国实践故事,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以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工作为抓手,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世界青年都能听懂的中国故事。”
据悉,本次实践项目前期设计的6节“本土智慧+全球视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案已构建完成双融型课程体系,后期将融合最新国内外生态保护热点实践扩展至10+节课程教案,预计产出2篇深度调研报告和3份英日双语国际传播视频。这些成果将不仅服务于国内青少年的国际理解教育,也将面向国际社会系统传播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经验,推动中国智慧与全球生态共识的深度交流互鉴。(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