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31日电(记者 郑莹莹)2025年“上海慈善周”启动仪式于8月31日举行。启动仪式上,上海市民政局发布《2024年度上海市慈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报告从慈善组织、慈善捐赠、慈善服务等十个维度,全面展现过去一年上海慈善事业的各项成果。
——共有663家慈善组织
根据报告,2024年,全市新增慈善组织35家(其中新登记成立30家,申请认定5家),业务范围涵盖扶老济困、助学助教、儿童关爱、创新研发、人才培养、社区公益、文化艺术等具有上海城市特色的诸多领域。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慈善组织663家,占社会组织总数的3.84%,其中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40家。
全市慈善组织中,基金会629家,社会团体2家,社会服务机构32家。评估等级在3A以上的382家(占比57.62%),其中5A级慈善组织34家,4A级64家。
2024年,全市接受慈善捐赠总额81.37亿元。上海2024年度捐赠收入排名前五的慈善组织分别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蚂蚁森林生态绿色发展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
——慈善服务更多元
2024年度,上海全市慈善组织年度共开展公益慈善项目8191项,年度受益对象5587.62万人次,项目总支出64.84亿元。从服务对象看,重点关注老幼残及某类特殊人群,也有更多的慈善项目面向普通市民开展。
从服务领域看,慈善组织开展慈善项目比较集中的领域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教育类(总数3328个,占比40.63%)、扶贫及社区发展类(1058个,12.92%)、社会服务类(959个,11.71%)、公益事业发展类(690个,8.42%)、医疗卫生类(600个,7.33%)。
上海共有13个对象获得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荣誉称号,其中4名个人获选“最美志愿者”、3个志愿服务组织获选“最佳志愿服务组织”、3个志愿服务项目获选“最佳志愿服务项目”、3个社区获选“最美志愿服务村(社区)”。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社区慈善备受关注。
2024年,上海深化探索慈善超市多元化经营模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运营,推广销售福利彩票、“零拷”国货商品,持续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关注支持孤独症儿童实训和残障人士就业,在社区慈善款物接收与处置、困难群众救助关爱、慈善文化宣传等方面功能不断提升。
社区基金会不断汇聚基层公益资源,支持开展各类与社区民生密切相关的公益项目。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社区基金会总数达91家。(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