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红星美凯龙发布“新五年业务发展战略”:多重举措重塑家居新格局
2025年09月10日 20:51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10日电(记者陈静)记者10日获悉,红星美凯龙于上海举办“启新·99共潮生”战略合作伙伴大会。

  此次大会恰逢第56届中国家博会(上海)首日,红星美凯龙协同产业链上下游近500位合作伙伴,共同见证“新五年业务发展战略”的发布。 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玉鹏宣布,红星美凯龙将推动“3+星生态”进一步升级为涵盖“家居+地产+供应链”和“食住行一体”的泛家居大生态。

  红星美凯龙正在加快国际化布局步伐,协同国内家居建材行业资源抱团出海,拓展全球市场渠道。通过选择海外潜力市场,发展当地合作伙伴,建立本土化运营团队,红星美凯龙正将其在国内成熟的商场运营能力向全球输出。

   据悉,随着消费升级趋势持续深化和市场竞争格局重构,目前家居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从粗放增长向精细化运营的关键转型,目前渠道价值重构已经成为了家居产业升级的核心议题。红星美凯龙以其深耕行业三十余年的深厚积淀,敏锐洞察到自身渠道网络的战略价值,将其视为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产。目前,集团已构建起覆盖全国189个城市的零售网络,包括76家自营商场和235家委管商场,总计369家家居建材店/产业街,经营总面积达1936万平方米。

  在发布会现场, 李玉鹏在介绍红星美凯龙“新五年业务发展战略”时,首先明确了“坚守家居主赛道”是红星美凯龙未来业务战略布局的基石。“我们将以渠道网络优势为依托,通过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巩固行业领导地位。”他说。

  润米咨询创始人、企业战略咨询顾问刘润指出,家居行业正经历一场从局部优化迈向全局重构的“大迁徙”,真正的创新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而是贯穿于物流、零售、体验等全价值链环节。这一趋势要求企业打破边界,从全局视角重新审视产业链价值与协同机会。

  据了解,这一业务战略定位建立在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之上:一方面,消费升级带动了对高品质家居消费体验的需求升级;另一方面,行业整合加速促使市场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

  据透露,红星美凯龙将进一步强化其全国最大的家居零售网络优势。未来五年,公司将通过重构家居业务布局和定位,确保家居核心品类经营面积占比不低于70%,实现从传统家居卖场向卓越家居商业运营商的转型。

  在具体实施路径上,红星美凯龙将制定系统的核心自营商场提升计划,通过集团资源的精准配置和全方位赋能,重点“做优做强自营重镇和重点核心商场”。同时,公司将加强委管店体系的标准化管理,提升经营质量,并建立科学的轻资产拓展业务模型和项目评估体系,推动轻资产模式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全国商场网络布局。

  在中国消费市场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4亿青年群体正成为驱动消费升级的核心力量,年消费规模达11.29万亿元。消费群体年轻化以及对于家居消费的观念变化,推动了市场升级的需求。

  面对这一庞大市场,红星美凯龙敏锐洞察到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变革,将“得年轻人者得天下”作为未来五年业务战略发展的重要方向,全面推进企业的年轻化转型和数字化升级。李玉鹏认为,“消费从未疲软,只是需求在不断地进化和迭代。红星美凯龙要做的,就是要成为那个最懂消费者的生活提案者,拥抱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品牌年轻化、渠道数字化、组织敏捷化的三重变革,红星美凯龙正从传统的家居卖场转型为“最懂年轻人的生活提案者”,以创新服务模式迎接家居消费新时代的到来。

  在产品和服务层面,红星美凯龙致力于打造全方位年轻化消费场景。公司将引入更多元化的业态组合,包括二次元主题家居馆、潮玩设计区、独居青年生活解决方案中心以及宠物友好家居体验区等创新业态。同时,针对年轻人“悦己型”消费特点,红星美凯龙将重点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通过场景化陈列和互动式体验,让年轻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获得情感共鸣和精神满足。

 

 

  数字化转型是服务年轻客群的关键支撑。红星美凯龙将投入大量资源打造智慧零售体系,通过AI设计、供应链系统优化、数据分析和资信评估机制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在流量运营方面,公司将打通线上平台与业务清算系统,支持直播营销、以旧换新等场景,并与社交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从“种草”到消费的完整转化路径。

  为更好地服务年轻客群,红星美凯龙正在推进组织体系的年轻化转型。公司坚持市场化机制,通过“年轻干部成长”计划、轮岗制度和攻坚项目,加速年轻人才培养和晋升。以坚守家居主业为核心,年轻化、数字化为契机,生态化、全球化为驱动,红星美凯龙正通过构建以用户为中心、以“家”为场景的泛家居生态体系,实现从产品到服务、从线下到线上、从国内到国际的全方位价值提升。(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