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6月27日电(樊中华 周孙榆 娄瀚琨)随着中国城镇化持续提速,城市愈加成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息息相关的“主战场”。面向国际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寸土寸金的上海如何与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在持续的城市更新中,向存量空间要发展“增量”?近日,产学研各界人士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在上海普陀区真如城市副中心副总规划师陈霞看来,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共识,是城市更新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新型储能作为一种“未来技术”,近年来也开始逐步赋能城市绿色发展。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资产运营部总经理夏耀杰介绍,当前其储能技术已形成多层次应用,其前景非常可观。在观碳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胡启凡看来,城市绿色发展的第一步是进行全面的碳足迹追踪与管理。通过数字技术,一方面可为企业低碳转型推荐新技术以实现降碳提效,另一方面则可引导绿色金融助力企业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陆家嘴绿色金融中心理事长王洪卫指出,上海是绿色金融重镇,金融支持城市绿色更新大有可为。(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周孙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