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2月20日电(周孙榆 杨海燕 娄瀚锟)近日,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与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影响力建设”为主题的“中新·申见(第五期)”前沿圆桌访谈走进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发表致辞时表示,受国际形势发展影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从管道式开放向平台式开放转变,在制度上赋予相应一些特区完全自主的构建能力。未来,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围绕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建立制度型开放特区。他以临港新片区为例,希冀其打造成真正的金融压力测试区,从而实现更大创新。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强调,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应更加重视财富管理中心的建设。财富管理不仅包含资产管理,还涉及财富规划、家族传承、养老保障、税务筹划等多个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均GDP的提高,个人和家庭的财富积累将持续增长,这将带来对财富管理服务的大量需求。
2024年10月,《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正式发布,如何进一步体系化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业界热议话题。当天,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围绕如何进一步系统化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营造更加开放的金融生态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科技如何赋能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展开讨论。
第五期“中新·申见”前沿圆桌访谈由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中国新闻社上海分社、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智库主办,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协办,中新社(北京)国际传播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承办。(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周孙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