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2月26日电(徐银 康玉湛 ) 当前,飞速发展的数智化技术及加快落地的AI技术正掀起产业变革浪潮,企业如何驾驭技术东风,实现转型?日前,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指出,数字化技术是企业转型的最有力武器,但转型的根本动力是人,只有人与技术的良性协同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任何技术的落地都离不开人。面对数智浪潮,企业首先要提升全员数字化能力,为技术“变现”做好准备。为此,施耐德电气发起了“数字公民”培训计划,预计2025 年超过90%的员工将系统掌握数字化技能,并广泛开展AI项目,帮助员工更高效地理解、吸收并应用先进技术,加速数智技术向实际生产力转化。
其次,将数字化技术与业务流程紧密融合,助员工提质增效。在数字时代,一线员工面临海量的系统和数据,急需更强大、更智能的生产力工具。施耐德电气上海普陀工厂就在数字化基础上,把5G、AI、AR等先进技术融入关键业务场景:借助机器学习,工程师大幅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AI算法助力计划员智能排程,快速发布生产计划;第三代全自动模块化柔性生产线可将生产速度提高65%;AIGC结合AR眼镜,帮助员工缩短30%的故障修复时间。最终,通过人与技术的紧密协同,该工厂人均生产效率提升了82%,充分释放数智效能。
最后,以技术赋能于人,深挖职业潜能。技术的价值并非简单替代人力,而是全面激发人的潜能。施耐德电气天津工厂的首席工程师杨霞就是最好例证:30年前她作为普通工人加入工厂,通过技术培训和长期实践,如今已成为核心领域的技术专家。“技术进步也拓宽了人才成长空间,企业要为员工搭建更长效的发展阶梯,而优质人才也将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当前,产业转型升级正处于关键时期,企业不仅需要数字化等新质技术,更需要实现新质人才与技术的良性协同,使先进技术快速落地,切实创造价值,以此构建长效的数智竞争力。(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康玉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