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与上海城市发展----绿色、智能、品质”为主题的“2024’上海城市发展创新论坛(第十八届)”16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城市经济学会、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研究会、上海市市政公路行业协会、上海市建设工程咨询行业协会、上海市价格学会联合举办。

论坛特别邀请了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副所长朱学彦研究员作题为《新质生产力视野下的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主旨演讲。同时,主办学会、协会的专家学者代表就新质生产力与上海国际超大城市的现代化、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韧性城市建设:路径与策略、城市路网运营新质生产力的探索与思考等方面作了现场交流。

朱学彦研究员在主旨演讲中提出,现时代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变革、范式变革,形成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征和趋势。目前科技自立自强面临的新挑战来自于国际国内两方面,而创新发展是新形势下科技自立自强并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朱学彦认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创新在提高生产力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方向、新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她指出,上海要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根本驱动力,以产业创新为重要着力点,以体制机制创新提供动力。

此外,本届论坛新设“青年英才”专场,由论坛主办单位选送三位年轻学者就空中交通时代的破局之路、超大城市城中村空间转型与功能重塑的方向和策略、数字化全过程工程咨询在智能建造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等作专场演讲。
此次论坛主办学会、协会向大会选送了34篇相关论文。论文作者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和上海城市治理方式创新、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海国土空间规划、上海韧性城市建设、上海城乡交通发展等话题为上海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找准定位,并发挥好各行业的作用等提供了坚实的应用理论支持和可行的操作思路建议。(完/供图)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达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