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年味渐浓,在团圆与祝福的时刻,一些不法分子却会利用节日氛围行骗。交通银行信用卡总结了一年以来社会上的典型诈骗案例,提醒大家在欢度佳节之际,不忘保持警惕,增强反诈意识,守护个人财产安全。
车票退改签需确认,“电话客服”也有假
旅行逐渐成为人们过节放松身心的选择,春节临近,很多人已经在路上,这也让不法分子看到了利用机票、车票退改签实施诈骗的可乘之机。
何先生出行前接到电话通知“飞机故障”,要为他办理退票,并额外补偿300元,何先生添加了“客服”联系方式后,按照对方指示下载软件,输入验证码“激活账户”后,却发现银行卡内资金被转走,损失数万元。
交通银行信用卡提示,出行购票的任何退改签业务应选择官方渠道办理,不轻信所谓“电话客服”,不在不明网站进行注册、输入验证码等操作。
真假外国网友难分辨,平台交友需谨慎
近日,国内社交平台涌现众多外籍用户,网友们与外国友人们积极互动,这让骗子们又看到了可乘之机。
刘女士在平台上认识了一位叫“凯文”的“外国人”,两人在短短几天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对方表示要送礼物到国内,只需要刘女士支付运费即可。几天后,刘女士的邮箱就收到了“凯文”的快递包裹信息,要求支付“国际运费附加燃油费”。刘女士便毫不怀疑地支付了费用。“凯文”随后又以各种理由要求继续支付费用,刘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交通银行信用卡提示,网络交友存在虚拟性,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交往中涉及金钱问题要保持高度警惕。
关注老年群体,警惕“养老诈骗”陷阱
以房养老、投资养老……养老相关话题近年来热度攀升,某些不法分子趁机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
老张因子女在国外,无人照看,于是浏览起各类养老机构的资料。不久,有人联系老张,表示在建一所高端养老院,投资有丰厚回报。考虑到养老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以及自己的养老需求,老张决定投资5万元。然而,在转账完成后,对方却突然失联,投资款项也随之石沉大海。
交通银行信用卡提示广大中老年群体,对各类投资广告应提高警惕,个人信息不轻易告知他人,守好钱袋子。
回顾2024年,交通银行信用卡在保护客户资金安全方面不懈努力,致力于为客户带来更安全的金融环境。诈骗手段不断迭代,消费者要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提升反诈能力,加强反诈意识,守护个人财产安全。(完)
*以上案例均来源于网络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蔡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