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海尔资本:解码LP-GP关系新范式,平衡耐心与魄力下的产业资本担当
2025年04月24日 16:03   来源:中新网上海  

  2025年4月16-19日,由投中信息主办的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召开。在主题为“当下LP的诉求变化与GP的适应性”的巅峰对话中,海尔资本管理合伙人张嘉诚与多位资深投资人共议一级市场核心问题,提出产业资本在平衡LP多元诉求与科技创新投资中的差异化路径。

  LP诉求分化:产业资本“长周期”破局之道

  当前,中国一级市场面临“耐心资本”与“DPI焦虑”的博弈,LP与GP的关系亟待重构。作为海尔金盈旗下的产业投资平台,海尔资本管理规模超300亿元,深度布局智能科技与医疗健康领域。张嘉诚表示:“产业资本天然具备长期视角。我们以布局集团第二增长曲线为目标,可接受较长的投资周期,通过并购整合实现价值闭环。但面对政府LP的应退尽退诉求或市场化LP的流动性需求,我们会以精细化策略适配多元目标。 

  针对“耐心资本”的实践,张嘉诚提出三重逻辑:第一,LP属性决定耐心阈值。政府LP需兼顾招商与审计要求,市场化LP强调收益与流动性平衡,而产业资本则可依托自有资金和资源进行前瞻性布局。第二,市场周期考验GP韧性。“上升期看机会,下行期拼能力。”张嘉诚指出,过去5年市场调整倒逼GP提升项目运营能力,海尔资本通过差异化投后管理,为无法独立上市的项目嫁接产业资源,探索并购、股权转让等退出路径。第三,政策与市场环境回暖。2025年,广州基金等在GP遴选与容错机制上的创新,叠加市场信心修复,为“耐心资本”提供了更优土壤。

  大胆资本:产业投资的“适度冒险”

  面对创业者对“大胆资本”的呼声,张嘉诚坦言:“大胆与否,取决于基金属性与风险边界。”作为CVC,海尔资本在自有资金驱动的产业孵化中采取积极策略,已在AI、机器人、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锁定多个高潜力项目;但在管理外部LP资金时,需审慎权衡风险与回报,“过度保守会错失创新机遇,但盲目激进将背离受托责任”。

  对于市场热议的“回购条款”,他直言:“回购在多数时间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规定性动作。我们更希望与企业共进退,通过产业协同助其跨越周期,而非依赖条款博弈。”

  未来展望:协同构建科技创新生态

  张嘉诚强调,LP与GP的信任重塑需回归价值创造本质:“产业资本应成为‘链接器’,既为技术找到场景,也为资本找到出口。”海尔资本将基于生态资源,链接智能科技、医疗健康领域共创方通过产业链技术验证。

  “2025年将是颠覆性技术落地的关键年,”他总结道,“唯有资本、产业与政策三方协同,才能穿透周期迷雾,推动中国创新生态迈向全球高地。”(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曹卉  

信息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