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杨浦:数字浪潮下的信息消费新引擎
2025年05月17日 19:25   来源:中新网上海  

  5月17日上午,2025上海信息消费节在杨浦滨江盛大启幕,“2025上海信息消费宝藏市集”在东方渔人码头同步点亮,打造“主会场+亮点活动”双核驱动的开幕盛况,加速新型消费业态集聚。从开幕式及后续亮点活动可以看出,杨浦企业、杨浦元素浓度很高,杨浦正以其独特区位优势与数字经济强劲实力,成为推动信息消费蓬勃发展的关键力量。从曾经的“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到如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占据全市五分之一的数字经济新高地,杨浦完成了一场令人瞩目的华丽转身。

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崛起,夯实消费根基

  作为全市唯一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杨浦近年来发挥“科技创新+数字经济”“大学+大厂”特色优势,构建了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主导的“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打响“杨数浦”品牌。以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异军突起,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3259.3亿元,规模占全市近五分之一,成为拉动杨浦经济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目前,区内集聚了美团、抖音、哔哩哔哩、京东达达等数字经济企业8000余家,税收贡献占比达到40%以上,营收占比达到60%以上;孕育了千寻位置、纬景储能、XTransfer(夺畅网络)、商米科技等一批独角兽企业。它们在各自领域不断深耕,为信息消费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产品与服务,AI大模型放飞了想象力,无人机让外卖打上了“飞的”,外骨骼机器人让失能者化身“钢铁侠”,“谷子经济”成为消费市场新宠,机器人马拉松将电影变为现实,从智能硬件到前沿科技应用再到消费模式革新,数字企业的集聚夯实了信息服务消费根基,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多元的需求。

创新生态活力不断激发,催生消费新业态

  杨浦区海量的创新资源不断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现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7家(占上海的50%、全国的5%),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上海市专业技术平台39家,上海市工程中心50家。累计培育区内高新技术企业超14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89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6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家,均位居上海中心城区第一。为培育创新力量,杨浦搭建了众多孵化平台。启迪之星市级高质量孵化器,INNOSPACE+、创智天地等众创空间,不仅为初创企业提供物理空间,还举办各类活动助力成长。INNOSPACE+已成功孵化数百家企业,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领域。这些新兴企业带来了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像智能穿戴设备、个性化的数字内容服务等,开拓了信息消费新场景。

  同时,杨浦依托高校资源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引入和支持建设丘成桐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级、市级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大陆集团、华为与同济大学共建创新联合体,与同济大学、华为共建城市灵境场景创新中心,加速高校科创资源溢出。湾谷科技园与复旦大学合作的“未来谷 - 湾谷创新中心”,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在长阳创谷,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校友项目入驻启迪之星孵化器,产学研一体化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快速转化为消费市场上的“香饽饽”,如康复助行机器人、大模型AI指环等,为信息消费注入科技内涵。

产业布局优化持续提升,拓展消费新场景

  杨浦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优化集群空间布局,全力打造一带(“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一区(大创智数字创新实践区)、一圈(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业地标。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区积极打造上海市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市级示范区,并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首家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园区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新增设立杨浦片区并启动建设。以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科技服务业为中心,获评首批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示范区(试点)。美团上海科技中心、哔哩哔哩新世代产业园、抖音集团上海滨江中心等杨浦滨江数字经济总部项目陆续建成。复兴岛上海量子城市时空创新基地开启,全域1.1平方公里范围将成为量子城市时空创新先行实验区,探索线上线下空间统筹交互。

  在杨浦滨江,复兴岛低空直升机实现首飞,正式开启黄浦江商业载人观光体验及复兴岛至周边区县市的低空载人航线。昔日远东最大火力发电厂原址上,零碳咖啡不仅是休闲场所,更是纬景储能的应用展示窗口,其数字化管理实现工厂高效运行,展现了数字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吸引消费者关注绿色能源消费。中交集团、美团、抖音等企业入驻杨浦滨江,借助区域工业历史建筑,融入个性化功能。瑞安集团开发的石库门特色商业住宅片区,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相融合。到2026年,杨浦滨江南段270万方商办体量投入使用,27万创新创业人才汇聚,这里将成为集办公、商业、文化于一体的信息消费新地标,为消费者带来沉浸式、多元化的消费体验。

信息消费模式加速创新,领航消费新征程

  杨浦一直以来深度参与上海信息消费节,积极拥抱信息消费的浪潮。2020年上海数字消费节,时任区委副书记、区长薛侃参与“区长带货天团”,推介杨浦“质造”科技产品;商米科技携“数字化门店套餐”亮相,展示周董奶茶店同款智能收银设备;哔哩哔哩打造“永不落幕的秋叶原”线上专区,销售百万种ACG手办,推动实体数字化与虚拟消费融合。此后数年,杨浦不断推陈出新,从美团试点“智能闪购”实现15分钟及时达,到哔哩哔哩牵头“线上秋叶原”活动,再到得物首发“520礼物节”,联合杨浦制造企业推出定制潮品,首日销售额破亿,众多企业参与赋能行动发布仪式,助力工业数智化发展,彰显杨浦在上海信息消费节中的关键引领作用与强劲创新实力。

  2025年,杨浦区深度参与上海信息消费节,通过“2025上海信息消费宝藏市集”等活动,展示前沿信息消费成果。市集创新设置次元宝藏湾、元宇宙乐园、AI俱乐部、信息消费朋友圈四大板块,吸引了得物、科大讯飞等众多具有创新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参展,全方位展示前沿信息消费成果。此外,杨浦还携手区域企业积极参与“数质破浪 国漫巡航”“X世代·银龄消费畅享”“信息消费‘对对碰’产业供需对接等系列活动,推动数字国漫发展,满足年轻群体文化消费,聚焦银发经济,提升老年群体数字化服务,促进信息消费无龄化发展。

  未来,杨浦将持续加大在数字经济与信息消费领域的投入,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培育更多创新型企业,拓展信息消费更多新场景、新模式,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更优质的信息消费产品与服务,为上海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贡献更多杨浦智慧和力量。(完/供图)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达利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