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路茂名南路路口的泰戈尔花园内,一组便民座椅正式投入使用。这组座椅以红砖元素呼应历史建筑,搭配法式铁艺朗读亭与琉璃书架,不仅为居民游客提供了休憩之所,更成为串联街区人文底蕴与民生关怀的鲜活注脚。
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首次来华时曾居住在南昌路徐志摩夫妇家中。泰戈尔花园以红砖矮墙树池延续建筑文脉,不同高度的休憩空间让市民可随时驻足。法式造型的铁艺朗读亭爬满藤蔓,夏日投下绿荫,亭下琉璃景墙内嵌社区共享书架,居民捐赠的图书整齐排列,墙根坐凳自然形成闹中取静的阅读角。“有时候带孙子来这里看书,他会指着红砖说像故事里的老上海。”家住附近的陈阿姨笑着说。
中新社上海分社参与捐赠建设的便民“同心椅”,将“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理念融入细节。在这一街区最美十字路口,便民座椅设计暗藏巧思,与商户外摆位形成开放共享空间,常有中外游客在此歇脚交流,不同语言的对话声与梧桐叶的沙沙声交织。

这组座椅已深度融入街道“懂经・会生活”IP。对老街坊来说,座椅更是生活的延伸——清晨有老人在此晨练歇脚,午后有上班族捧着咖啡看书,傍晚有家长带着孩子分享图书。 72岁的王爷爷感慨:“以前买菜路过想坐会儿没地方,现在有了椅子,还能和邻居聊聊天。”这种将民生服务、适老化需求与文化交流融合的设计,成为展现城市治理“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样本。

瑞金二路街道历史与现代交融,从周公馆到淮海路商业街,从石库门到创意园区,建筑风貌独具魅力。如今,座椅如城市毛细血管,让历史文脉可触可感,夕阳下常有人于藤蔓坐凳间诉说街区故事。(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刘旭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