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戏2019级导演系、舞美系毕业公演易卜生名剧《培尔·金特》
2022年12月08日 21:31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2月8日电 (记者 许婧)丰富迥异的人物、现代简约的舞台设计风格、虚拟与现实相融的光影变幻......8日晚间,上海戏剧学院2019级导演系、舞美系的毕业大戏《培尔·金特》在上戏实验剧院精彩首演。

  多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强强联合、通力合作,让这部百年前的世界名剧再次绽放出熠熠光辉。而这个过程,也正是“培尔·金特”们在近一年间不断解读、不懈追求的心路历程。

  《培尔·金特》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创作的一部最具文学内涵和哲学底蕴的作品,创作于1867年,该剧通过主人公培尔·金特放浪、冒险、漂泊的生命历程,构建了一个世俗生活与魔幻传奇并存的世界。

  《培尔·金特》历来被称为“难剧”,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央戏剧学院首次将其搬上舞台,由徐晓钟导演。

  上戏版《培尔·金特》导演、上戏导演系副教授张晓欧介绍,此次上戏版《培尔·金特》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从五幕三十八场删减到十一场戏,由原来8个小时左右,改成现在的2小时时长,“我们寻找到一个非常好的结构,以铸纽扣的人和老年培尔之间的对话作为贯穿,在回顾自己一生的同时,对自己的人生不断进行反思。”

  上戏版《培尔·金特》将主人公拆分为青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分别由三个演员饰演。据了解,这个安排一方面是从教学的层面考虑,另一方面为了加重全剧的思辨色彩,试图在呈现上追求一种“神圣感”和“仪式感”,而剧中也使用了很多“间离”手法,三个培尔·金特本身就是最大的“间离”,我们更愿意将易卜生的作品解读为一个冒险者的心路历程。

 

 

  该剧的完美呈现,离不开剧组中八十余位上戏各专业的师生的共同努力。

  据介绍,上戏版《培尔·金特》的创作方式是工作坊式的,2019级导演系的14名同学既是这个戏的分场导演,也是演员。他们在排练厅进行各种样式的探索和尝试,其中“山妖王国”的一场戏推翻重排、反反复复,排了十几个版本。

 

 

  毕业大戏是对一个专业四年教学成果的最终呈现,可谓重中之重,整个《培尔·金特》的创作过程也是教学的过程。指导老师先后用了8个月的时间带领学生反复研读、领悟剧本,并邀请研究易卜生戏剧的专家为学生授课、指点迷津,而受疫情影响,从真正排练到演出,只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

 

 

  即使如此,张晓欧还是认为,易卜生所提出的对于整个人类的问题,对于现代人和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巨大的启迪意义,对于这样的作品,再长时间的准备也难言充分,“它像深邃的海,我们已经竭尽全力深潜,但可能还是只看到了一些美丽的珊瑚礁和贝壳。”,不过,本次上戏版《培尔·金特》在创新的同时很好地保留了其核心的要素,更强调了剧作中的普世性与当代性,与观众产生共鸣。

 

 

  有业界专家指出,当下话剧舞台在呼唤原创的同时,还应该不断的推出中外经典作品的新版本,而这些剧目的排演,在尊重原著的同时,更要注入新的戏剧观念与舞台美学,上戏版《培尔·金特》做了有益的尝试,“对经典的诠释,摆脱不了与时代的瓜葛。”张晓欧说。(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