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17日电(记者 陈静)人工智能及生成式人工智能(Gen AI)逐渐普及,影响全社会的数字体验,人们对技术的飞速进步也产生了不同的反应。
记者17日获悉, 埃森哲最新发布的《未来生活趋势2025》报告(中文版)(简称:报告中文版)显示,中国受访者普遍(64%)意识到,技术及算法使其在社交媒体上停留更长的时间。然而,只有少数受访者愿意删除应用程序(23%)或关闭消息通知(18%)来控制使用科技设备和应用的时间。
当下, 父母们面临如何引导下一代与数字技术建立健康良性关系的挑战。不受限制地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正引发极端行为,使年轻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尽管家长、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问题的紧迫,并采取行动进行管教和推行政策,但是技术对于文化传承、身份认同乃至家庭关系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业务压力、技术进步和不断演变的人际交往的影响下,r人们工作的尊严正逐渐受到冲击。报告中文版表示,有81%的中国受访者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对工作很有帮助,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43%),也提升了工作质量(35%)。但受访者也担心,技术限制了创造力(11%),使工作更为机械化(22%),并对工作保障感到焦虑(11%)。报告中文版指出,企业领导者必须重塑激励机制,培养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为“人”才是产出高质量工作的关键。
人们越发追求深度、真实、丰盈的体验,期待与世界进行有意义的互动。他们也在不断平衡技术在生活中的比重,渴望重新与自然和他人建立联结。我们发现,超过一半(52%)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最青睐实体和数字体验的结合,更为享受现实世界经历的比例(31%)也高于纯粹的数字体验(16%)。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其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使企业目标与人们渴望身临其境、体验真实的意愿保持一致。
当下,随着不实信息和欺骗的增多,数字技术遭遇信任危机,真假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生成式人工智能加剧了这种局面,对数字平台的信任因而也受到了挑战。埃森哲的研究显示,五成左右中国受访者经常质疑网络内容的真实性。信任问题也在影响着在线购物和互动体验,38%的中国受访者认为现在网络购物情形比较混乱。品牌必须在沟通、商务和产品等环节建立起信任,以安抚消费者。
根据报告中文版,网红的影响力已经从最初的时尚、旅行和音乐扩大到健康、财富等领域。当企业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时,他们便会转向数字世界寻求解决方案,这使得品牌必须时刻跟进,维持消费者的忠诚度。(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