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黄道婆纪念公园举办乙巳蛇年立春游园会
2025年02月03日 00:39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2月3日电 (记者 王笈)2月2日,黄道婆纪念公园内,一场名为“海上最春早”的立春游园会引来众多游客参与,在民俗学专家的带领下展开一场既古老又新颖的立春祭礼。

中外游客在黄道婆纪念公园迎立春。 主办方供图
中外游客在黄道婆纪念公园迎立春。 主办方供图

  “立春祭”是中国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时序上正处于春节仪式密集时段,立春与整个春节并轨互借,保留了“劝耕、劝勤、惜时、立志、祈福、禳灾“等功能,成为“生命、更新与希望”的象征。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介绍道,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标志着春天正式到来。立春自古便是安排生产与生活的关键节点与时间坐标,庆贺的仪典与祭礼规模盛大,民间素有“新春大如年”“春朝大于年朝”的说法。写宜春贴是最为古老的迎春方式,春书春贴是迎新吉物。孩子们在立春日书写“宜春”,亦有新春开笔之礼,寄寓聪敏好学之意。

南北剪纸共迎新春。 zhu'ban
南北剪纸共迎新春。 主办方供图

  在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奚小琴、辽宁省级非遗项目满族民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初春枝的指导下,中外游客纷纷剪起蛇年宜春图案,南北两地非遗剪纸共迎乙巳新春。“戴春胜、挂春幡”也是立春迎祥纳吉的祈福手段,参与活动的亲子家庭将春燕贴于门庭,将象征着“生生不息”的乙巳小蛇别在发髻,将写有吉祥祝语的春幡挂在树梢。 

  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莫过于“打春”仪式了。“鞭春牛”的古老习俗源于西周“土牛送寒气”仪式,鞭打春牛以示劝耕劝勤,意味着“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在绘有青牛的大红灯笼上,孩子们欢快地击打并纷抢抛洒而下的各色糖果与棉籽,最后再亲手将棉籽播种在纪念公园的棉田里,让这颗技艺的种子生根、发芽、成长、结铃、吐絮,温暖天下。

“海上最春早”立春游园会。 主办方供图
“海上最春早”立春游园会。 主办方供图

  据黄道婆纪念公园学术顾问方云介绍,黄道婆纪念公园“立春祭”于2024年首次举办,此后又陆续完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都市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时间观、生命观、劳动观、伦理观。本次活动通过写宜春、鞭春牛、奉春茶等立春仪礼以及参与都市棉田的播种,让孩子们懂得“感恩、惜时、立志、勤勉”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