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亚朵竹居联合三联共话书与行走的意义,在“流动”中重新阅读世界
2025年04月23日 10:07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3日电(李秋莹)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一场围绕“阅读与旅行”的文化对谈在亚朵竹居展开。亚朵竹居联合三联人文城市、三联中读发起第14期“领读计划”,以“行走的图书馆:跟着文字去远方”为主题,邀请历史学者罗新、作家杨潇与文化传播者杨大壹展开对谈,共同探讨在信息碎片化时代下,阅读与行走如何共同构成一种更具连接感的生活方式。

  阅读与行走,都是理解世界的方式

  “走是容易的,写才是最难的。”长期从事历史研究与实地调查的罗新教授分享了他近年来围绕长城展开的行走研究。在他看来,走过山川大地,是理解历史演进不可替代的路径。作家杨潇则从《重走》的创作经历谈到,当身体处在流动之中,人也更容易与历史发生连接。他认为,“流动”不仅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方式,而阅读和写作,正是在这样的流动中展开。

  三位嘉宾的对谈落脚于一个共同点:阅读与行走,都是理解世界的方式。而一个能承载“走着读、读着想”的空间,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文化播客主播杨大壹指出,像亚朵竹居这样的空间,在当下城市中承担着某种公共价值,它赋予了人们在旅途中、工作间隙,拥有更多“随手翻开一本书”的可能性。

  作为亚朵的常客,杨潇也特别称赞竹居的选书水准:“亚朵的选书非常靠谱,让我愿意在陌生城市把一小时交给它的书架。”

  此次“行走的图书馆”活动还同步推出同名“主题书单”,由亚朵竹居、三联人文城市、三联中读,联合三位嘉宾共同策划,意在开启用户对文化、历史和精神的探索。据悉,这份书单将于4月23日起在全国1600余家亚朵竹居空间陆续上架,供住客与周边居民免费借阅,并支持异地归还。与此同时,亚朵竹居还加入了小红书发起的“小红书游学团”活动,参与用户可前往指定门店打卡领取限定周边,进一步增强文化体验的互动性与在地感。

  从图书馆到文化发生地,竹居推动纸质阅读回归日常

  自2013年亚朵创立以来,竹居便作为品牌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步发展,并以“7×24小时免费开放的流动图书馆”被用户熟知。所谓“流动”,不仅指书籍的异地归还功能,更是一种文化姿态——不设门槛、无需任务,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走进、随意翻阅。

  “我们观察到,很多人并不是来系统阅读的,而是路过、坐下、翻两页,或者只是看见某本书的封面,产生了兴趣。”亚朵竹居负责人表示,“正是这种轻松进入的可能性,让阅读从任务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从日常借阅空间的打造,到属地图书馆的建设,再到IP活动“领读计划”的持续开展,亚朵希望让人们以不同方式与书发生联系——“可能是偶遇一本书、也可能是有意走进某个城市、参加一场读书会……我们也期待竹居不止是借阅空间,更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接口。”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王丹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