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29日电(童宽 陈静)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人民独创于世的智慧结晶。它遵循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日常生产活动。一昼夜被划分成十二个时段,分别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连在一起既指一天。
上海援琼第一医疗队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1家附属医院504人组建而成,每位队员都为援琼战疫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今天,我们用接力的方式薪火相传记录下方舱里真实生动的“十二时辰”,用画面讲述着交医医疗队员有序而忙碌的一天。
患者核酸采样(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太阳划破云雾,方舱已经苏醒,一天的正常工作即将开始,护士妹妹们也开始了为方舱内患者的核酸采样工作。他们核对好患者的身份、进行手卫生后,熟练地用棉签在患者的咽喉部轻轻擦拭。患者们也非常配合,期待着阴性结果尽快到来。
医护交接班(附属儿童医院)
医护们在一起,开始了晨交班工作。他们会仔细交接上一班中的新入院患者、危重患者、特殊患者的情况,并做好记录,对于重要的患者还需要到床边做好交代,进行商讨,来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医生查房(附属仁济医院)
巳时是每天查房的时间。查房是方舱里每天的重要环节,虽然是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但我们所有的医务人员丝毫没有胆怯或退缩,依旧有条不紊地对舱内重点病人逐一进行查房,对焦虑的患者也耐心抚慰。
方舱特色治疗(附属新华医院)
根据查房后医嘱,对于需要的患者开始了治疗。方舱里,我们特别倡导中西医结合抗疫,所以除了中药之外,还有导引、八段锦、刮痧等特色治疗。很多患者觉得经过中医功法锻炼后明显感觉腰腿舒服了,呼吸也会变得更顺畅。

组织患者活动(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经过中午的小憩之后,小朋友们该活动活动了。护士小姐姐定期安排了画画、读书会、讲故事比赛、诗词背诵、做手工、暑假作业辅导等活动,快乐的笑容洋溢在每个孩子稚嫩的小脸上。
核对出院名单(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等到检查结果出来后,医护来到准备出院患者的床旁,再次询问有无不适症状,并仔细核对最近两次核酸双阴信息;同时协助患者扫码填表了解其出院后去向,并向患者详细交代出院后复查随访等注意事项。
配送患者晚餐(附属儿童医学中心)
开饭啦!大白们为每一位患者送上晚餐,每一次递上餐食都会收获患者的一声感谢;也许此时离他们吃饭喝水还有好几个小时,可是大白们依然坚持将上海的温度递送到每一位患者手上。

帮助患者入睡(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了。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医师们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心理查房,减少患者由于过度焦虑、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并通过调节舱内照明强度,保障患者有足够的睡眠来战胜病毒。
危重患者转院(附属瑞金医院)
方舱里的患者进入了梦乡,值班医生开始舱内巡视,当发现一名患者辗转难以入眠,经过仔细检查,判断病情有进一步恶化趋势,经过紧急联系,成功将患者转运到定点医院,让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救治。这样的故事不时地上演着……
患者收治入院(第一人民医院)
半夜里,方舱里收到了有患者入院的通知,医护人员立即赶到入口处,同步完成了家属联络、随车医生交接、入院健康筛查与信息登记,最终在医护警共同保障陪护下,将患者送至相应病区。

安全隐患排查(附属胸科医院)
夜已深,患者已安然入睡,值班护士和后勤保障人员利用方舱一天里难得的空档时间,检查各种医疗仪器、生活设施,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方舱内收治的患者的医疗安全和生活安全。
监督规范脱衣(指挥部)
交大医学院医护人员在正常换岗,进入一脱区脱除隔离服;尽管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在休息,但在脱除隔离服这个环节中,大家依旧严格按照要求,有感控人员在一旁监督脱除隔离服的规范性,确保不发生院感事件。

(结语)
十二时辰十二幅图片,这其中,有人白衣执甲、逆行而上;有人相互帮助、传递温暖;有的人乐观积极、努力生活;有人恪尽职守、守护一方……这一日日重复着不简单的重复,平凡中显露出的不平凡,是每个人心里对抗疫信念的坚韧执着,每一位都可以是一束微光,承载着象征“生命之舟”的方舱医院;十二时辰,循环往复;“生命之舟”,生生不息。
十二时辰图片只能记录下方舱中极少数的抗疫场景,这背后是所有抗疫人的艰辛付出。我们始终坚信,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必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