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交大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共建国家语言与健康研究中心
2024年04月28日 11:14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8日电(记者 许婧)上海交通大学与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共建国家语言与健康研究中心会议27日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文博楼举行。

  国家语言与健康研究中心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研究型基地,于2023年11月获批成立,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共管,双方将围绕语言与健康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践行社会责任、服务民生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语言健康是人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的全周期中,人类都可能会发生语言障碍。儿童以发展性语言障碍和自闭症语言障碍为主,青壮年以心理和精神障碍导致的语言障碍为主,老年人以生理机能、认知能力下降或疾病导致的语言障碍为主。从数量上看,每个阶段的语言障碍人群都非常庞大,尤其是老年人群体。

目前,在我国和世界上都存在数量庞大的语言障碍患者,但在国内,社会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不足,关注不够,研究不多,甚至还没有语言健康的意识。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庞大的语言障碍人群,语言治疗师的需求量超3000万人,但全国目前语言治疗师却不足万人。由于缺乏系统性的培养机制,我国语言治疗师的培养多以自发性的继续教育模式为主,多为短期培训,相关从业人员难以建立专业性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而且,语言治疗师需要为患者提供咨询、评估、诊断及治疗等服务,必须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因此,语言治疗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和多专业交叉的复杂领域,仅仅由医学院培养远远不够,还需要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介入。

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23年11月正式批准成立了研究型基地——国家语言与健康研究中心。该中心由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担任中心主任,外国语学院院长常辉担任执行主任,医学院申源康复研究院院长单春雷、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李春波、外国语学院长聘教授丁红卫担任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袁博平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同时,该中心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共管。中心建设主要依托语言学、医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秉持文理医工交叉的发展路径,采用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技术手段,构建语言健康的知识理论体系,研发智能型语言健康检测与训练系统,建立语言健康相关标准,促进国民身心健康及相关人才培养。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基础资源建设、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实施提供科研支撑。

围绕优势学科,上海交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提出 “大健康”发展战略。在“大健康”战略规划下,全校各院系均与医学院合作,开展健康领域研究与应用,语言与健康研究及其应用正是近年来在学校“大健康”战略规划下外国语学院与医学院合作开展的,并于2022年10月22日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语言与健康研究院”,得到了近30家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国家语言与健康研究中心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近年来,语言与健康研究团队相关成果丰硕,主持国家级纵向课题33项,其中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3项;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2人,上海市重大人才4人,获教育部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科技奖10项,授权发明专利17项。人才培养方面,过去五年,语言与健康方向,先后有40余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赴剑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洪堡大学、麻省总医院健康医学院、阿尔伯特大学、普渡大学等世界名校或机构,在语言健康方向深造。同时,该团队积极与社会各届开展合作,并举办高水平学术论坛,2021年8月举办“全国语言与健康学术研讨会”,2022年10月举办以“双语与健康”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二语习得高层论坛”,2023年5月举办“第一届语言与健康高端论坛”。

国家语言与健康研究中心的建设,选择在上海作为研究中心也考虑到了上海国际化程度高,是吴方言使用者聚集地,有利于开展双语、双言对语言认知障碍、延缓和干预作用的研究与实践。同时,该中心建设也得到了学校所在地上海市闵行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们将在研究对象、研究资金、研究成果试用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语言学、医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优势学科的支撑下,国家语言与健康研究中心的建设秉持文理医工交叉的发展路径,有望在交叉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

国家语言与健康研究中心的建设,一方面对标国内外知名同类研究中心,积极借鉴行业前沿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面向国内人民健康的需求,整合语言学、医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使用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技术手段,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工作。

团队建设方面,本中心目前已有来自语言学、医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学科的近50位校内外专家进行跨学科研究与合作。合作单位涵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申源康复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上海阳光康复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山东日照人民医院、泰安中心医院、上海中医院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德克萨斯大学、西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机构。

在科学研究方面,本中心将制定我国老年人语言健康标准,发布我国老年人语言健康报告;建设我国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水平常模并发布我国失语症患者的语言能力报告;研究双语/双言训练对国民语言和认知障碍的预防和延缓作用;研究探索语言促进国民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

人才培养方面,本中心将组织外国语学院、医学院、心理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部门探索语言与健康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听力科学》《语言与大脑》《语言与认知》《语言病理学》《神经语言学》《语言研究方法》等相关课程。开展语言与健康实践活动,如《创新实践》《语言研究项目》《专业实习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参与课题研究、设立项目等多种形式吸引校外人员参与中心工作,

社会服务方面,本中心将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为国家语言与健康领域政策、规划、标准制定提供研究支撑,撰写相关资政报告;面向社会开展公益性语言、认知健康科普讲座;定期为老年人和儿童开展公益性听力筛查、认知筛查和语言检测服务;将研究成果用于社区、养老机构、医院等。(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许婧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