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专家:老年及有基础疾病患者感染流感病毒易发生肺炎及呼吸衰竭
2025年01月04日 16:13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4日电(陈静曹希)冬季来临,近期流感患者明显增加,表现为高热、头痛、咽痛、全身酸痛、咳嗽等症状。记者4日走访海医大三院,专家表示,老年及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易发生肺炎及呼吸衰竭等,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

  据悉,确诊流感及流感密接出现症状者,应尽早服用抗流感药物如奥司他韦、速福达等,流感密接无症状者也可口服药物预防。民众平时应保持规律作息与饮食,多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接种流感疫苗。

  近日,海医大三院呼吸内科医护团队经过50天奋战成功救治1名重症感染呼吸衰竭患者,患者已于2025年1月2日康复出院。患者胡某,男,73岁,山东日照人,有脑梗塞、房颤等病史。因发热咳嗽、咳痰11月初当地医院就诊,但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病情逐步加重,复查胸部CT病灶逐步扩大,病情逐步加重并出现呼吸衰竭,使用高流量疗效不佳,出现休克、心律失常等表现。

  呼吸内科陈吉泉主任告诉记者,患者被转院到海医大三院后,入院检查提示患者病情危重,患者患有重症感染、呼吸衰竭、休克、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脑梗塞、电解质紊乱,血钠高达168mmol/L,高热不退,体温38.6℃,还有高凝状态;床边胸片提示双肺感染,右侧几乎全部“白肺”。患者确诊为细菌合并霉菌感染导致的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经过休克、抗感染、抗心律失常、纠正贫血、电解质紊乱等难关,患者的病情终于改善,治疗中病情不断反复,撤机困难。

  据悉,原则上气管插管2周应该气管切开,但患者及家属非常抵触,拒绝切开。医护团队,在使用呼吸机期间进行了多达17次的床边气管镜的吸痰治疗,护理人员定期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和深度,确保导管保持气道通畅,制定个性化营养方案。2024年12月25日,患者拔管撤机成功;12月27日,他完全脱离辅助呼吸治疗。患者病情逐步康复,慢慢自己坐起,给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2日。患者出院愉快地踏上归途。家属表示,老人病情太严重,当地医院说没有希望啦。没想在上海成功获救,太感谢你们啦!

  据悉,海医大三院呼吸内科医护团队在近年来积累了救治危重病患者丰富经验,成功救治许多名危重症患者。他们凭借精湛的医术、敏锐的临床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在一次次生死较量中,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无论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呼吸衰竭,还是棘手的肺部重症感染,团队成员都能紧密协作,制定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日夜坚守,密切观察患者的每一项生命体征变化,随时调整治疗策略,用责任与担当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赢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赞誉和信赖,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持续书写着温暖而坚毅的篇章。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