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13日电(记者 陈静)罗氏制药方面13日对记者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疾控中心权威监测报告,目前,玛巴洛沙韦在全球范围对各种流感病毒均保持敏感,治疗有效;在中国也未发现流感病毒株对玛巴洛沙韦产生耐药。
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流感抗病毒药物耐药株监测数据显示: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以及RNA聚合酶抑制剂(如:玛巴洛沙韦)均保持敏感,治疗有效。
根据中国CDC(国家疾控中心)流感周报,2024年4月1日以来,仅发现51株流感毒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敏感度下降/耐药。从2021年玛巴洛沙韦上市以来,暂未发现对RNA聚合酶抑制剂(如玛巴洛沙韦)敏感度下降或耐药的毒株。
罗氏制药方面表示,企业方面一直都会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耐药性进行持续严谨的科学研究和监测,公开透明地将各种研究数据与全球医疗监管机构分享,并将相关信息纳入药品说明书。该企业方面表示,流感病毒突变,突变病毒在自然界人与人传播的风险以及对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研究,都需要长期严谨的科学研究,并由相关权威机构向社会发布。
近期,罗氏制药收到很多关于流感抗病毒药物玛巴洛沙韦的外部问询。企业方面表示,由于流感病毒自身特点,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无论使用奥司他韦或玛巴洛沙韦治疗,都有一定比例的流感病毒可能出现基因位点突变,只有少部分的突变会引起病毒株对药物敏感性下降;但是,这并不等同于病毒对药物产生了耐药。罗氏制药方面指出,将病毒点位突变率等同于耐药率,这是不严谨也是不科学的。
根据WHO的定义,流感病毒耐药性是指流感病毒株发展出对药物不敏感,或抵抗的能力;WHO对药物敏感度下降程度有严格的标准。判断流感病毒株的耐药问题需要长期、持续的监测研究。
罗氏制药方面以奥司他韦为例解释,研究人员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经过奥司他韦治疗后,有一定比例的流感病毒株位点会出现突变。在上市后的监测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有少部分突变病毒株会产生耐药,耐药率在不同季节不同毒株间有显著差异。
经过玛巴洛沙韦治疗后,也有一定比例流感病毒的位点会出现突变,这些病毒大部分会被身体快速清除,流感患者依然可以从玛巴洛沙韦的治疗中获益。持续监测结果显示,玛巴洛沙韦治疗后的突变病毒株,在自然界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概率很低。
据悉,在中国,2024年发表的《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医生版)》《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疫苗预防和抗病毒药物应用的实践指南(2024版)》都推荐玛巴洛沙韦作为≥5岁儿童抗流感治疗。
到目前为止,玛巴洛沙韦已经在全球超过70个国家(地区)获批上市。据了解,自2018年以来,玛巴洛沙韦在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地区)相继获批12岁以下的适应证。2023年3月,玛巴洛沙韦在中国获批了用于治疗5岁到12岁的流感患者。全球多个权威指南经过严谨评价,均对推荐玛巴洛沙韦用于儿童治疗。
据介绍,玛巴洛沙韦是一款全新作用机制的流感抗病毒药物,其半衰期为79小时以上,患者一次口服即可长时间维持有效的治疗浓度。此外,玛巴洛沙韦主要在在小肠、血液和肝脏中代谢,不经过肾脏代谢,因此对于肾脏的损害的风险很小。为了研究玛巴洛沙韦在治疗不同人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罗氏制药在全球开展了多项大型临床试验。整体看来,玛巴洛沙韦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相似。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腹泻(3%)、支气管炎(3%)、恶心(2%)、鼻窦炎(2%)、头痛(1%),与半衰期长相关性不大。
流感抗病毒药物的市场需求,与一定时期内全球和区域流感流行水平,当地社会人口情况,当地准入政策、以及药物可及等多个因素有关。罗氏制药方面指出,流感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则应该在医疗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医疗专业人士也会遵循循证医学,参照全球医学组织的权威指南和推荐进行用药。(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