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16日电(记者 陈静)46岁中年男子张先生被高血压困扰近10年,服用3-5种降压药,血压仍波动不定,头晕、头痛影响正常生活。记者16日获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血管二科张力教授团队为张先生进行了全新的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RDN),成功让张先生摆脱了困惑多年的难治性高血压烦恼。
张先生是RDN技术(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正式进入临床应用后,全国首批应用此技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受益患者之一。RDN的成功实施,让这类高血压患者能通过微创介入手术达到一次治疗、长期降压的效果,使其有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中年男子遭遇难治性高血压
10年来,被高血压折磨的张先生辗转多家医院就诊,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多位专家建议他终身服药,尽管他一直服用3-5种降压药,但血压仍持续维持在160/90mmHg左右,最严重时血压甚至高达200/120 mmHg,常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求医之路一波三折,从乡镇社区卫生中心,到三甲医院,各方医生不断为张先生调整降压药物方案,他自己也遵守医嘱,按时服药,但血压始终难以控制。张先生逐渐感到无助,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身体及精神都备受折磨。
2024年11月,张先生来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在心血管内科专家门诊中遇到了陈齐山副主任医师。经过详细的问诊,陈齐山医生告诉张先生目前他的高血压属于“难治性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法难以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目前最主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由高血压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病例约有940万。”陈齐山医生介绍,我国目前30岁至80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7%(2.567亿),其中10-15%为难治性高血压,即已经在使用三种或更多不同类别的降压药物后,血压仍然未能达标,是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伤和视网膜病变的高危人群。
新技术1小时“压制”血压
全面评估病情后,陈齐山医生推荐张先生可行RDN手术。“目前,高血压都是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但RDN手术的出现,为高血压治疗提供了新方式。”陈齐山医生透露,RDN是一种通过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射频消融技术,减少肾脏血管周围过度活跃的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会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和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而消融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这些神经的活动,从而帮助稳定血压,尤其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选择。
面对新技术,张先生既充满希望又有些犹豫,但在陈齐山医生的详细解释下,他决定尝试。
治疗当天,在新华医院副院长、心血管二科主任张力教授的指导下,朱伟国主任医师和陈齐山副主任医师使用RDN技术消融患者双侧肾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整个治疗过程仅仅持续57分钟,术中共消融双肾主干及分支动脉的74个靶点,消融后无肾动脉痉挛、血管夹层、迷走神经亢进等不良反应,手术获得了成功。
目前,张先生已术后一月,在减少了1种降压药物的情况下,张先生的血压稳定在110-130/70-90 mmHg,远低于治疗前的水平。他的头痛、头晕症状也消失了,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张先生至门诊复诊时开心的告诉陈齐山医生:“刚开始,我也不敢相信这个治疗能帮我恢复正常血压,每天都在为控制血压而烦恼,甚至觉得有点绝望。不敢相信,真的有这么好的效果!我现在感觉身体轻松多了。”
工作压力长期熬夜扰乱血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遭遇高血压这一健康问题,部分原因可能与遗传、工作压力、饮食习惯或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吸烟饮酒等)密切相关。据陈齐山医生介绍,RDN这一新技术为降压药物效果不佳或者无法耐受,特别是相对年轻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长期控制血压。”专家提醒,尽管经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患者术前术后仍需注意以下事项: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因素,评估是否适合进行消融手术治疗。包括血压、肾功能以及心功能等;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并需要与医生讨论并调整降压药的使用,以确保药物与手术治疗效果相辅相成,确保治疗效果持续;即使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至关重要。(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