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10日电(张亨伟)克罗恩病属于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表现为胃肠道炎症,可引起持续性腹泻和腹痛。它是一种进行性疾病,虽不累及生命,却会长期伴随患者,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给患者带来了许多生理和心理挑战,不少患者备受折磨。
3月10日,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艾伯维宣布,其免疫领域的创新药物喜开悦®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中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成人患者,此次获批包括利生奇珠单抗注射液与利生奇珠单抗注射液(皮下注射)两种剂型,为中国炎症性肠病(IBD)创新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武器。
新药在黏膜愈合方面为患者带来显著获益
喜开悦®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克罗恩病治疗的专一靶向白介素-23(IL-23)抑制剂。白细胞介素-23是一种重要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在慢性炎症性病症的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应用抑制剂来阻断白介素-23的信号传导途径,能在克罗恩病在内多种炎症性疾病治疗中展现显著的疗效。
目前,随着炎症性肠病治疗目标的不断升级,内镜下黏膜愈合已是炎症性肠病诊疗达标的重要标志。实现黏膜愈合意味着改变炎症性肠病的自然病程,实现持续的临床缓解,能让患者得以和疾病和平共处。
艾伯维副总裁、中国区制药总经理(内地及港澳地区)董莉君表示:“我们很自豪在中国推出针对克罗恩病患者的新疗法——喜开悦®。这款药物有望在内镜改善方面为患者带来显著的获益。我们深知患者所面临的生活挑战,并一直致力于提高免疫介导胃肠病患者的护理标准。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开启更多的生活可能性。”
根据临床试验的结果,相较于安慰剂组,使用喜开悦®的患者在第12周时,临床缓解、内镜应答、内镜缓解及黏膜愈合的比例均有显著提高。此外,在第52周的维持治疗期间,采用喜开悦®治疗的患者,其临床缓解与黏膜愈合的响应率也呈现出明显优势。
喜开悦®也是国内首个拥有随身给药器的白介素-23(IL-23)抑制剂,除了传统注射剂,在维持治疗阶段,采用了创新的可穿戴式给药系统,患者可以通过随身给药装置在家中自行进行皮下注射,这一设计旨在提升治疗的便捷性与患者的舒适度,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灵活与人性化的治疗选择。
多发于年轻人群 早诊早治非常重要
当前,我国炎症性肠病呈高发态势,且以青壮年居多,发病高峰年龄为15-35岁。克罗恩病作为其中一种,其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及便血,患者还可能伴有体重下降和疲劳感。该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复发及可能导致残疾等特点,给患者的学业、职业及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和挑战。
由于克罗恩病病因复杂,缺乏早期特异性表现,临床表现多样,往往导致确诊困难,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患者第一次发病时如果在非专科医院就诊,很难被发现。专家提醒,若身体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以及体重减轻等表现,且病情迁延不愈,一定要及早到正规医院检查。
除了积极接受专业治疗外,患者还应遵循医生的指导,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可能加剧症状的食物,比如辛辣、油腻及高纤维食品,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建立饮食记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包括避免熬夜、吸烟和饮酒,保持适量的工作和活动。此外,患者应遵循医嘱,定期进行复诊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疾病得到有效且长期的控制。(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张亨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