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13日电(记者陈静)上班族白天不是上班就是带娃,他们的康复需求如何满足?记者13日走访上海411医院,该院在急诊增设的康复医学“夜间门诊”让病情不算“急”的人,在夜门诊找到“医靠”。
在人们的印象中,到医院急诊看病多是卒中、胸痛、创伤等急性发病的患者;上海411医院从去年9月起,积极响应周边居民多元需求,在急诊增开康复夜间门诊,为上班族、带娃族等白天不便进行康复治疗的人群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服务。
该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栾晓维介绍,他们以针灸、推拿、正骨、火罐、脊柱整脊等传统康复技术和电疗、磁疗、超声波疗法、冲击波疗法等现代康复技术对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对脑梗死、脑外伤、脊髓损伤、帕金森综合征等神经疾病的康复和冠心病等内科慢性疾病的康复摸索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专业康复治疗手段,希望打造“全周期、多维度、一站式”康复治疗平台。

数据显示,上海411医院急诊夜间门诊开设半年来,累计接诊患者超1800人次,其中70%为25-40岁的上班族,30%为55岁以上老年人。独特的“错峰就诊”模式精准破解了不同群体的就医难题,在25-40岁这批就诊群体中,IT从业者、办公室一族和教师群体位列前三。
栾晓维指出,IT从业者、办公室一族和教师群体普遍存在久坐、长期伏案的工作特性。颈椎反弓、腰椎间盘突出、上交叉综合症成为三大主要“病魔”,不少患者只有下班后可以来医院就诊。因此工作日晚上7点-8点易出现就诊高峰。
从事UI设计的“80后”患者林先生告诉记者:“上周三加班到七点半过来,医生帮我做了推拿和干扰电治疗,还现场教了缓解肌肉酸痛的办公室拉伸操,真挺好的。”和林先生一样,许多上班族都成了康复夜间门诊的“粉丝”。长期伏案工作让王女士肩膀脖子酸痛,她在夜间门诊接受了推拿治疗。“效果特别明显。每次来时肩膀酸痛,回去时一身轻松。”她表示。
康复夜间门诊不仅吸引年轻群体,还受到老年患者的欢迎。正接受膝关节理疗的65岁患者刘阿姨是康复治疗师朱小亮的常客,她深有感触地说:“这个时间刚好吃完晚饭,有什么不舒服就可以直接来这里看看,这样既不影响白天买菜做饭带孙子,又能及时缓解浑身肌肉酸痛。”朱小亮透露,针对老年患者特点,科室特别增设了中医定向透药、冲击波、低频脉冲等无创治疗项目,可以把单次治疗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
李阿姨今年刚过60岁,女儿女婿白天上班,早出晚归,她一个人在家带孩子、做家务。两年下来,腰酸腿痛、胳膊麻手麻,来该院康复门诊就诊后,当班医生诊断她是长期劳作导致的“腰肌劳损+颈椎压迫神经”,为她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康复治疗师用专业手法为她推拿、按摩,并辅以针灸。当晚李阿姨就觉得轻快很多,一个月后,胳膊麻和手麻现象也逐渐缓解,现在已经基本恢复正常。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411医院夜间康复医学科门诊服务将拓宽至包括运动损伤康复在内的多个领域,为更多民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