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日电(记者 陈静)飞赫达®是目前首款且唯一选择性靶向C3G病因的药物,能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蛋白尿,稳定eGF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记者2日在此间获悉,口服产品飞赫达®(盐酸伊普可泮胶囊)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C3肾小球病(C3G)以降低蛋白尿。此次获批,对于C3G患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新的作用机制和对因疗法,填补了目前临床治疗的空白。
相关跨国企业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李尧在此间表示:“我们非常高兴看到飞赫达®C3G适应症在华获批,它标志着企业在肾脏疾病治疗领域的全新里程碑。同时,C3G适应症在中国与美国近乎同步获批,彰显了企业加速引进创新药物的‘中国速度’,以及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的坚定承诺。”
据悉,这是相关跨国药企加码布局肾脏病治疗领域以来,在中国国内获批的第一个肾脏病治疗相关适应症;也是飞赫达®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后,第二个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李尧透露,企业将持续加码布局肾脏病领域,探索更多潜在治疗方案并拓展新适应症的开发,满足肾脏疾病患者迫切的临床治疗需求。
C3G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肾脏疾病,多发于青壮年,患者平均确诊年龄仅23岁。约50%的患者10年内会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KD),需要进行终身透析治疗或者接受肾脏移植手术。即便接受了肾移植,仍有50%-70%的患者会复发。C3G的疾病进展迅速,由于目前治疗手段有限、缺乏针对病因的特效药物,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治疗困境。
“虽然C3G较为罕见,但这类肾脏病进展快、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的对因治疗尤为关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所长赵明辉教授表示,“C3G具有高度异质性,往往难以通过症状直接判断,需要进行肾穿刺活检以进一步明确诊断。但由于肾穿刺活检是有创检查,很多患者因顾虑或恐惧拒绝接受,导致诊断延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飞赫达®直击C3G主要发病机制,通过与B因子结合,选择性抑制补体旁路途径(AP)的过度活化,从而抑制一系列下游反应与下游产物的形成,最终避免因此引发的炎症和肾脏损伤。研究显示,伊普可泮可快速降低蛋白尿,且实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蛋白尿水平下降。最早在第14天见效,6个月蛋白尿较安慰剂显著降低35%,12个月 eGFR持续稳定。同时,伊普可泮在研究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无患者因不良事件中止治疗。
“飞赫达®获批用于C3G患者的治疗,填补了现阶段临床治疗的空白,将显著延缓患者肾脏病进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赵明辉教授补充道。(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