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上海连续37年开展爱国卫生月 今起组织各区集中开展春季蚊虫控制
2025年04月14日 09:47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14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14日获悉,由上海市爱卫会牵头发起、已连续开展37年的爱国卫生月活动,今春以“健康环境,健康生活”为主题,持续推进以巩固健康环境和引导健康生活方式为重点的专项行动,深化重点场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除卫生死角和病媒生物孳生地,夯实蚊鼠等重点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基础,助力现代化超大型城市公共卫生安全,营造政府组织、社会动员、部门协作、人人参与的健康治理社会氛围。

  鉴于近期温度上升、春季蚊虫活跃度有所增强,为确保有效降低入夏蚊虫基数,切实降低本市登革热发生流行风险,市爱卫办将于4月14日至17日组织各区集中开展春季蚊虫控制。一方面,广泛发动社区与单位组织志愿者开展卫生整治和积水清理,确保有效减少蚊虫孳生环境;另一方面,组织社区公共环境病媒生物防制人员强化对地下积水等环境投药控制。同时做好社会监督,动员社区爱国卫生监督员强化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过信息化平台反馈,确保街镇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并针对蚊虫密度上升或孳生环境较多的场所开展处置。

  今年爱国卫生月,本市全面落实《上海市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编制了居村委、单位和市民的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制度,通过推广基层爱国卫生运动三大制度,从社区、单位和个人等层面分类实施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爱国卫生工作制度和群众社会动员参与机制,明确主体责任,落实主体要求,重点聚焦“四引导”:一是引导居民和职工遵守《上海市民健康公约》,以志愿者身份积极参与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义务劳动和控烟等健康促进公益活动,发现并反馈身边卫生健康问题;二是引导广大市民自觉履行维护公共卫生环境责任,保持居住和工作区域内外环境整洁有序,无蚊蝇孳生地和卫生死角堆物,不在室内场所吸烟,对违法吸烟行为进行劝阻;三是引导重点场所保持“四害”防制设施完善,选择有专业资质的除害机构或经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定期管理和维护,开展季节性消杀工作,确保虫害密度达标;四是引导各类社区和单位积极开展线上或线下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讲座和直播等,让市民及时便捷获得科学有效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保持身心健康。

  同时紧抓春季有利时机,全市统一开展春季灭鼠和春季蚊虫控制专项行动。3月31日启动地下积水点投药控制蚊幼孳生及捕蝇笼等防制设施设置,4月7日-11日为春季灭鼠统一投药周,各区按照专业队伍防制和环境卫生清理相结合的原则,统一安排有计划开展专项行动,确保有效控制鼠类密度和减少入夏蚊虫基数。据统计,本市已组织2000余名专业防制人员完成近1.4万个社区公共场所的20万余毒鼠饵站和15万余捕蝇笼的布设,启动对全市130万余处地下积水空间巡查和投药控制蚊幼孳生。截至目前,累计设置宣传点位1630处,发放宣传资料6.5万份,发放告知书5万余份,出动专业人员10513人次,控制重点区域9543个,投药控制积水环境30万处,对17876处环境开展消杀,消杀面积达734万平方米。完成春季统一灭鼠集中投药工作,并指导4834个重点场所同步开展,累计使用粘鼠板43714块,堵塞鼠洞13029处。

  此外,本市今年爱国卫生月创新亮点众多:推出全国首场“健康脱口秀·病媒生物防制科普专场”活动,围绕爱国卫生运动历史传承、春季常见居家虫害防制知识、健康生活方式技能普及等内容,并组织各区持续推广;启动市民健康活动线路打卡活动,结合卫生健康街镇试点建设成果,在全市推出首批市民健康活动线路,沿途因地制宜设置各类健康科普点位,供市民了解健康知识,宣传推广春季健康知识与技能;打造创新“境遇”健康话题直播小课堂,关注生活方式、情绪管理、社交关系、卫生防病、环境健康、虫害防制等市民需求的健康类问题并进行分析研判,并通过东方信息苑平台,以专家解答方式传播实用健康技能,抓好健康问题前端化解,践行健康共建共享的理念。市爱卫办、市健康促进中心精心设计制作爱卫月配套系列健康科普产品,包括“沪小康”微信推文、沪语民谚童谣、春季蚊虫控制短视频和全景三维居家虫害多媒体课程等,通过多平台广泛传播推广,持续增强市民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降低病媒孳生风险。

  市爱卫办要求各区统筹区域内相关管理部门,持续完善由政府、社会、市民共同参与的爱国卫生共建共享长效机制,积极促进市、区、街镇、村居(单位)、楼组等爱国卫生五级联动模式发挥作用,以爱国卫生月契机,动员各级夯实基层爱国卫生工作制度落地落实,将卫生大扫除、病媒生物防制和健康宣教活动等阶段形式固化为定期活动模式,促进全年工作蓬勃开展,推动形成健康上海行动的有效工作模式,持续提升广大市民健康获得感。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陈静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