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第三届感染病学术周在沪召开 聚焦传染病防治与公共卫生建设
2025年04月21日 20:45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1日电(郑莹莹)第三届感染病学术周(Oriental ID Week 2025)暨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学科精细化发展合作论坛、上海市第六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IDC项目总结会开幕式近日在沪举办。

  本届学术周以“打破界限,拓展前沿”为主题,吸引了全国各地感染病学、公共卫生、基础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及临床医生参会,共同探讨医防融合、耐药菌防控、新发传染病应对、重大传染病消除等核心议题,为感染学科发展与公众科普教育注入了新活力。

  本次大会还展示了上海市第六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IDC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据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学术周主席张文宏介绍,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为示范诊治中心(组长单位),市级传染病临床诊治中心、区域临床诊治中心共同组成的上海市传染病临床诊治中心(IDC)体系,目前已建立了平急结合的重大传染病救治平台及三级网络体系。

  如何促进“防治融合”体系的建设?学术周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必须不断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突发卫生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在致辞中聚焦病毒性肝炎、艾滋病与结核病三大传染病的防治进展与挑战,他说:“尽管我们在新型疫苗研发、快速诊断技术、抗病毒药物研发等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在临床治愈等防治方面仍存在诸多难题。”他提出,科技突破是关键,必须让科研成果真正汇集到临床一线。

  张文宏提出,要致力于为传染病和感染病学科的发展探索新路径,建设一个融合创新且富有韧性的新感染病学科。他强调,要加强基层医疗体系的建设,提升其早期监测和预警能力;建立一个强大的医防融合体系,将公共卫生理念融入日常医疗实践中;做好医疗救治能力储备,打造一个平战结合的感染病救治体系以及应对未来大流行的科技平台。

  学术周上,《免疫抑制剂与结核潜伏感染激活的临床专家共识(2025版)》发布。华山感染团队的科普新作《抗生素简史》也在学术周期间亮相。

  据悉,作为感染病领域的年度学术盛事,感染病学术周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届,本次大会聚焦感染病学科的精细化发展,紧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前沿动向,深入探讨医防融合的创新路径,设置了涵盖国际培训、临床诊治、科研能力提升等多个核心模块,为临床医生与科研工作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