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上海新闻
上海分社正文
达芬奇机器人助医学专家突破极限 为复杂食管裂孔疝患儿完成高难度修复手术
2025年04月22日 19:12   来源:中新网上海  

  中新网上海新闻4月22日电(记者 陈静) 4岁半的轩轩(化名)因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复杂食管裂孔疝,长期饱受呕吐、肺炎与营养不良的折磨,生长发育严重滞后。

  记者22日获悉,上海和睦家医院小儿外科团队借助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成功突破仅5mm的膈肌缝合容错极限,历时4小时完成高难度修复手术。据悉,这一案例标志着儿童微创外科技术的重大突破,展现了公益医疗与智能科技结合的生命拯救力量。

  统计显示,达芬奇机器人目前已在国内完成超200例儿童疑难手术,但应用于复杂食管裂孔疝的案例仍属罕见。

  据悉,轩轩出生时即被确诊为先天性食管闭锁,并伴有食管中下段软骨环狭窄和左侧膈肌发育薄弱形成的食管裂孔疝。"他几乎每半个月就会发一次烧,最后都会发展成肺炎。"家人告诉记者,"孩子平时只能吃流食,稍微有点油腥就会吐。"反复的胃食管反流严重侵蚀肺部,导致轩轩营养不良,体重和身高都远低于同龄儿童。

  此前,轩轩已经历过两次开胸手术和多次食管扩张治疗,但疗效有限。在救助机构的联系下,北京和睦家医疗救助基金会伸出援手,将轩轩转诊至上海和睦家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患儿接受过两次开胸手术造成纵膈严重粘连,分离难度极大;膈肌最薄弱处仅剩5mm的缝合容错空间,手术治疗面临多重挑战,同时,患儿体型小、病情变化快,对麻醉和手术精度要求极高。"如果用传统腹腔镜手术,小于5mm的吻合口缝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上海和睦家医院小儿外科特聘专家王俊教授坦言。

  据介绍,手术团队最终决定采用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据悉, 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十倍放大3D视野,可以清晰呈现每一处细微的血管和神经;540度可转腕器械能够在狭小空间实现比人手更灵活的操作;智能震颤过滤系统可以尽力确保每一针缝合的精准稳定。

  在手术中,机器人机械臂成功完成食管游离、膈肌裂孔修补和抗反流胃底折叠术三大关键步骤,原本需要10cm切口的手术缩小到仅5个8mm的小孔。

  "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爱的接力。"上海和睦家医院负责人表示。此次手术得到北京和睦家医疗救助基金会全程资助,医院也将减免部分费用。 上海和睦家医院方面介绍,医院计划建立专项救助基金,让更多困境患儿能享受到尖端医疗技术带来的新生机会。这场由科技与爱心共同缔造的生命奇迹。(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编辑:李秋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常年法律顾问: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